第69章(第2/3頁)

而就在此時,一則消息非常及時的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此次進京參加書院盛會的襄陽天德書院的山長洪宇升,因為放任兒子洪天縱肆意折辱身為宗室血脈的妻子陳氏,惹了聖怒,被攆回了襄陽,而其子洪天縱更是因為品行惡劣,被除了功名。

除過今後被嚴禁參加科舉之外,其還被判了杖刑,在菜市口當著京城百姓的面被責打了八十大板。

直把那洪天縱的屁股都要打爛。

在丟盡臉面之後,洪家一家三口灰溜溜的回了襄陽。

而其妻陳氏,則被安康縣主收作了義女,留在京城重新開始生活。

……

這消息一出,一眾讀者們終於曉得了逍遙公子最新話本的原型是誰。

一時間不由紛紛感嘆——這洪天縱仗著功名隨意施暴,以為妻子是罪臣近親就可以隨便欺負。

卻沒想到,宮中太後陛下重情重義,怒治了他的罪,如今可算是前程盡毀。

當然,此事鬧得如此沸沸揚揚,不止京城百姓,才從外地來京的這些名家大儒們也自然得了消息。

眼瞧著前兩天還意氣風發的的洪家父子居然落得如此下場,眾人自是驚詫又意外。

這一日,趁著在文淵閣第二次議事之際,名士們免不得都感慨一番——

金陵名士嵇元卓搖著扇子道,“沒想到出口成章的人,也能對發妻下如此毒手!真是白讀了這麽多年的聖賢書啊!”

南陽大家俞經維也頷首道,“洪院長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教好,如何能教得了學生?天德書院只怕前途堪憂啊!”

眾人紛紛附和,“誰說不是呢!”

然話音落下,卻聽蘭陵大儒顧鴻白又疑問道,“不過……說起來,這位逍遙公子又是何方人士?聽聞他的話本每每都能風靡京城,且每個故事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一個寫話本的,怎會如此厲害?”

立時有消息靈通者壓低聲道,“顧先生有所不知,聽聞這位逍遙公子其實是聽命於陛下,所用素材皆由錦衣衛,都察院等地提供,所出的故事也都是經陛下授意才寫的,目的就是叫一些人的惡行公布於眾,令百姓臣子警醒。”

“原來如此,”

顧先生捋須嘆道,“陛下真是用心良苦,有次明君,乃家國之幸。”

眾人紛紛附和起來。

有人玩笑道,“如此來看,若百姓想要稟報事情,找到逍遙公子,不就等於找到了陛下?如此,也算陛下與百姓之間的一個窗口了。”

眾人紛紛以小,“言之有理。”

從頭到尾,祁樹廣只是在聽,並未發一語。

心裏卻道,原來那故事裏的主母是她。

確實是她的樣子,這麽多年,她依然嫉惡如仇,同時又心懷仁慈。

也好。

~~

第二日上午,宇文瀾正在禦書房內看奏折,便見翰林學士鄒墨中扛了一只麻布袋來到面前。

一看這情景便知,這是給“逍遙公子”送信來了。

——自打話本子爆火,燕姝積攢了一批忠實讀者,其中不少人每每看完話本都會有感而發,寫下信件送到書坊,再由鄒墨中轉到他這裏。

初時收到信件,他還替她覺得驚奇,然而漸漸地,眼看這來信由一月一兩封,變成了半月幾十封,叫人不免有些頭疼。

——畢竟……這些信大多是男子寫的。

雖然他們都以為“逍遙公子”也是男子,但事實並非如此啊!

且雖然大部分只是發表對故事的看法,但竟有人心術不正者,竟在言語間向她表達愛慕之意!

——還是在以為她是男子的情況下!

然而燕姝卻竟以此為趣,每每收到就立時開津津有味的閱讀,全然將他拋諸腦後。

有心想替她攔下,又怕她收不到信而懷疑,宇文瀾怎能不頭疼?

眼下,卻見鄒墨中對他笑道,“啟稟陛下,這些都是近來讀者們寄給逍遙公子的信件,請陛下派人轉交。”

宇文瀾嗯了一聲,“放那兒吧。”

鄒墨中應是,又同他稟報了幾句政事,便出了禦書房。

時下才是上午,離晚上禦駕去甘露殿還有一段時日,富海主動上前請示道,“不如奴才給宜嬪娘娘把這些信件送去?”

宇文瀾嗯了一聲,“去吧。”

反正早送晚送都得送,尤其放在這裏還礙眼,只怕等會兒惹得大臣們好奇。

富海應了一聲,便扛起麻布袋走了。

宇文瀾繼續看折子。

然而越看,卻越是看不下去。

心間忍不住琢磨,不知那信裏可又有不正經的向她的愛妃表白?

嘖……

不知過了多久,一旁侍立的小順子忽然聽見吧嗒一聲,悄悄擡眼一瞧,卻見是君王將手中折子擱在了桌上。

而後,竟然直接起身出了禦書房。

~~

待宇文瀾到達甘露殿,果然見燕姝正拿著信件有滋有味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