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3頁)

養鷹?

武拂衣沒有絲毫興趣,現在哪有這樣的閑情。懷裏揣著胤禛給一疊厚厚的資料要去讀以致用,再說搞三角蚌不是用來玩的。

認真地叮囑胤禟,“凡事來日方長。往後有需要九弟幫忙的地方,我自然會提,眼下你真不用再破費。要是有余力,就弄些南邊的玉米來,不同種類的玉米越多越好。”

“好吧。”

胤禟心說那玉米棒子不多見,有聽說南邊種植,但味道似乎不怎麽樣。四哥這是和奇奇怪怪的吃食杠上了?

武拂衣不管胤禟的猜測,率先一步離開涼亭。

特意繞了遠路,美名其曰帶胤禟領略一番夕陽下的古刹山景。為了避免半途遇上武氏身體的胤禛,逛了半個多月時辰才返回潭柘寺的客居寮房。

之後沒有遵循日常進餐時間,請香積廚裏的僧人多做了幾道素齋,是要吃得飽些。

吃飽,才有力氣研讀資料。

天黑後,燃起一盞燭燈。

打開信封,只見胤禛寫了一疊蠅頭小楷。

這些消息可以分為前朝與後宮兩部分。考慮到穿到自己身體裏的靈魂可能沒有四阿哥相關記憶,那麽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誰是誰。

短時間內給出那麽多張畫像不切實際,盡可能用文字描述四阿哥必須認識的人。

一波前朝官員會在每天上朝時遇到。

除非極端天氣或有特別事情發生,康熙在京城基本每天都會進行禦門聽政,就是在乾清門外開始露天的朝會。

大臣比皇帝到得早,一般穿常服戴朝珠來上朝,而每逢初一、十五以及逢五、十的日子要穿補褂。

在穿補褂的日子中,更容易從補子的圖案確定官員的品級身份。

常服多素色,那就要通過身高、胖瘦、鞋子大小、面部特征、口音等等去判斷來者何人。

然後就看到了長達五十頁的人物特點描述。

胤禛給標了序號,第一批必須認識的官員與宗室有一百二十六人。而此外,還有宮裏的那些侍衛、太監是有三十八人。

相對來說,後宮裏的人沒那麽麻煩。

身為皇子,不沖撞康熙的後宮女眷即可,尤其是生育了皇嗣的妃嬪。那數量比起官員少多了。

四阿哥基本也就是去永和宮探望德妃,或是去寧壽宮探望太後。

妃嬪居住於不同宮殿,一般情況下半途不會遇到。胤禛也寫明了那條路線更為安全,以及請安的注意事項等等。

武拂衣將名單上的人物特點反復背默,力求做到遇上一個人就能立刻對應到對方的名字與身份。

虧得她沒有臉盲症,而此時格外懷念照相機。哪怕胤禛寫得再細致,文字描述比起相片總顯得不夠準確。

科技改變生活。

感嘆了一句,繼續投入資料中。再認識了一堆人之後,就要搞清楚人物關系。

那些事太復雜,胤禛本人也不敢說知之甚詳。

落筆時間有限,挑了與四阿哥目前任職刑部的相關官員說了一番,以朝中重臣、皇室宗親裏需要著重注意的一撥人。

另外,還提到了此次參與選秀中可能被重視的幾個家族。

「信,牢記後即焚。若遇難決之事,邱家別院設法相見。」

末尾,胤禛只能留這一句。

他無法通過一疊信紙,將活了二十多年的經驗全都傳授出去。要是真遇到了十萬火急的棘手問題,只能冒險在武家暫住的別院私下見面。

至於怎麽見面?

武拂衣看懂了,這是要她自己想辦法。

除非天崩地裂,否則沒必要冒這種險。哪怕她想不到應對突發問題的解決之法,但至少會一個絕招——拖字訣。

拖著,拖著,總有不冒險的見面方式。

有的事能拖延,有的事不能。

翌日,天亮。

返回紫禁城,今天必須去給德妃請安了。

避開了用餐時間,在巳時三刻到了永和宮。

今天,永和宮主殿有些熱鬧,因為十四阿哥胤禎也來了。

胤禎正說著今個兒很好地完成了上書房的課業。剛剛得了汗阿瑪的誇獎,允許他暫歇片刻來陪母妃說說話。

“兒子給額娘請安。”

武拂衣進入殿內,正是遇上了母子歡樂的時刻。

“快坐吧。”

德妃看到大兒子,她也不是故意收斂臉上笑意,但總不似剛剛的輕松自在。“你腿上的傷怎麽樣了?”

“勞煩額娘掛念,兒子的傷已經無礙了。”

武拂衣說得中規中矩,“太醫盡職盡責,讓兒子在回京途中傷勢已經好得七七八八,接下去也就是食補補元氣。”

不等德妃開口,胤禎先說話。

“四哥,既然你都好得差不多了,昨天怎麽不進宮?昨天,九哥去看宜妃娘娘,我以為你也會來看額娘的,害我白等一場。”

這話聽上去大大咧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