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頁)

每次看完家書,江雲康都會有動力一些。

正要出門時,看到白輕舟笑著走來,說皇上同意了。

“往後三年,咱們可都要在新余了。”白輕舟轉身看了眼已經壘好的圍墻,還有平地上堆起來的石塊,期待地道,“府衙也開始重建,我是想著,等後院蓋好後,就把廬城的妻兒接來。一家人,總是要在一塊的好。”

白輕舟家裏的兒女都大了,都是最關鍵的時刻,把妻兒留在廬城,他不放心。

江雲康也正有此意。

不過府衙不算大,他是想著,等城裏房屋修繕得差不多,在城裏買下一處宅院,再把林氏和安兒接來新余。

就像白輕舟說的一樣,一家人,還是要在一塊比較好。而且近幾年,他也回不去京城。

若是進度順利,林氏入秋就能出發,今年能過個團圓年。

買宅子的事還早,現在,最主要的是換來銀子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沒有一條好路,日後做什麽不方便。

但修路和修城墻一樣,都要錢和時間。

這個錢,就得先提煉一部分細鹽賣了才有,不然現在的新余官府窮得叮當響,根本沒錢修路。

不過這個細鹽,本地人是買不起,得往外邊賣。

怎麽賣,賣給誰,那都是有門道的。

從第一日收到皇上的旨意後,江雲康就帶著人進山去了。

他帶著十個親信,進到西山後,便開始搭木屋、制鹽。

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山裏條件簡陋,木屋一開始還會漏雨。經過幾次的修繕後,才住得舒服一點。

在江雲康忙著制鹽時,白輕舟則是找了幾個商人。

賣鹽得要有官府給的鹽引子,不然就是販賣私鹽,被抓到可是重罪。江雲康他們要借助這些商人的門路,商人們若是對此有信心,才會願意合作。

不過新余的商人,都以為江雲康制的鹽還是以前那種,並沒人敢接下這個事。

連著幾日,白輕舟都是白跑一趟。

這日天又下起蒙蒙細雨。

白輕舟正發愁往哪裏賣鹽時,門房的人突然過來,說南陽王府來人了。

“南陽王府?”白輕舟口中默念,但他和南陽王府素來沒有來往,不懂為何會來。

“讓人把人請進來,再去拿三郎帶來的好茶。”來的畢竟是王府的人,招待的茶也得好一點。

不一會兒,門房就帶了個身高八尺的漢子進來,臉上還有一條刀疤,看著倒不像王府的人,而是像山匪。

但對方一開口,又頗有規矩禮貌,白輕舟自報姓名後,再問對方叫什麽。

“在下曾鵬飛,是南陽府裏的校尉。”曾鵬飛道,“去年在下曾得江大人相助,之後一直忙著剿匪的時,現下才得空過來道謝。”

在他說話時,跟來的小廝擡著兩個木箱進來,“這都是我家王爺給江大人的謝禮,若不是江大人相助,我家小世子怕是已經丟了性命。不知江大人在何處,在下想親自表達感謝?”

“他去了西山,你要見他,怕是得進山幾天才行。”白輕舟看了眼曾鵬飛帶來的謝禮,江雲康沒和他提過這個事,他這下也不好幫江雲康收下,“若是曾校尉不急,不如進山看看?若是三郎看到你,應該挺高興。”

“也行,正好我現在無事。”曾鵬飛答應得爽快,性子也急,立馬就想進山。

白輕舟又去找了張翔,讓張翔給曾鵬飛帶路。

從新余出發,到見到江雲康,曾鵬飛花了兩天一夜。

等看到卷起褲腿,跟著其他人一起幹活的江雲康,曾鵬飛都沒認出江雲康,和數月前的斯文書生,看不出有啥關聯。

“江大人。”喚了一聲後,等江雲康擡頭時,曾鵬飛才確認自己沒看錯。

江雲康一眼就認出曾鵬飛,拍拍手上的塵土,笑著朝曾鵬飛走來,“曾兄,是你啊。怎麽樣,救回你家世子了吧?”

分別之後,江雲康沒想著和南陽王府攀附,便沒派人去南陽王府打聽。不過他沒聽說有不好的消息,便也能猜到沒什麽事。

看到曾鵬飛點頭後,笑得更開心一些,“我這裏簡陋,你隨便坐。”

“沒事,我又不是細皮嫩肉的小公子。”曾鵬飛打趣說了一句,隨便找了個矮凳,坐下後,接過江雲康遞來的茶,喝了一口,就先道歉,“實在抱歉,本該早點來探望你。但救回世子後,王爺帶著我們忙著剿匪,連著在山裏待了幾個月,連年都是在山裏過。”

“那些山匪膽大包天,綁了世子徹底惹怒王爺,王爺幹脆帶著軍士進山,把他們滅了個幹凈。”

山多的地方,匪盜也就相對對一點。

以前是不好清剿,但這次南陽王是真生氣,才親自帶人進山剿匪。

“曾兄不用客氣,我也沒做什麽。南陽王能有此才幹,他才厲害。”江雲康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