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開店第一百一十八天(第4/6頁)

洛潮汐把這些碎布分給這些員工們,也並不是財大氣粗,敢隨便把東西送給別人。

這個時候的普通百姓平常沒有什麽娛樂活動,平常就是靠聊天打發時間。

他們在自己手底下幹活幹得開心,又拿到了好東西,平常在工廠裏面又能得到許多一手消息,在工廠裏面大家都知道了,可回家之後的其他人不知道啊,自然又會把自己在工廠裏面的所有見聞都跟村子裏的七大姑八大姨好好說道說道。

這就相當於給他免費打了個廣告。

大家知道這個紡織廠是幹什麽的,布料便宜又質量好,大家都買得起,大家快來買啊!

去洛潮汐這裏做工的人不少,很快就傳到了蘇州城的每個角落,大家都知道洛潮汐對手底下的工人好,好得不像是從京城來的老爺。

大家對洛潮汐的印象好,再加上紡織廠的成品的確不錯,大家才會接受得這麽快。

而洛潮汐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廣告的確有用。

這些勞工裏面家裏大多有女眷,就算是沒有老婆也有老母親或者是姐妹,能夠分辨出這些布料的好壞,聽到男人們這麽說,立刻就上了心。

比市面上的布價格便宜,而且顏色還好看,那所謂的瑕疵布料大家也都看了,其實並沒有差到哪裏去,兩相對比之下大家都知道要怎麽選。

在進縣城買東西時,這些上了心的人就下意識注意起來看看有沒有蘇州九水紡織廠做的布料。

等這個消息徹底擴散開的時候,紡織廠的第一批布料已經上市。

不只是在蘇州府城內,下面附屬的縣城和鎮上也都有,這些料子被馬車送到各地,先是蘇州,然後是附近的府城,一點點地往外蔓延。

而有心人就能發現,這些賣九水紡織廠的布料的布莊幾乎都是原本屬於陸氏布行的鋪面。

聯想到不久前陸家發生的慘案,大家也就都釋然了,這些高門貴族的仇和他們沒有關系,他們在意的是能不能買到好用又便宜的布料。

那麽一小塊布料單獨拿在手裏其實並沒有多麽出色,而只有真正看到了蘇州九水紡織廠做出來的布料時,大家才真正了解到這個紡織廠的產品質量。

寬幅比現在市面上的布要寬兩三倍,而且並不需要為寬幅面支付額外的價錢,顏色也更加鮮亮,經緯線細密,不會出現稀稀疏疏的情況,若是再加點錢還能買到織了簡易花紋的料子。

總體來說,比原來的布匹有性價比多了!

再加上新店開業,還有優惠活動,大家不買才怪呢。

除了大家習慣性購買的麻料和絹料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名為棉布的東西。

這些布正式上市的時候已經是六月初,南方的六月初氣溫已經在三十度以上,大中午的出門能把人熱得大汗淋漓。

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自然不可能穿真絲,穿的是普通的細麻布,但這種細麻布和現代經過精加工的細麻布自然沒得比,透氣性和柔軟度都不如棉布,再加上棉布只比這種麻布要稍微貴幾文錢,所以大家在衡量了一下性價比之後都選擇買一點棉布試試。

這一買,就不得了了。

這種布料摸著很柔軟舒適,買來做貼身的衣服本身就是嘗試,但是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試了一下做貼身的裏衣之後,頓時驚為天人。

這種衣服就算是晚上睡覺穿都非常舒服,也不會磨皮膚,還很吸汗,就算出了汗,也會很快幹透,不會黏答答地粘在身上。

不只是做貼身裏衣,還可以給剛出生的嬰兒做衣服和小被子,用來擦拭一些精貴的東西,還能做足袋,有效地防治腳臭。

很快,這種料子在蘇州乃至於整個江南都風靡開來。

當初棉布在康州城的推廣比較艱難的原因之一,就是氣候不太對,只有保暖用的賣得比較好。南方天氣炎熱的時候多些,這些單純的棉布賣的反倒是比康州城好很多。

沒過多長時間,只要手裏不是太窮的人家基本上都把夏裝換成了棉布,就連有錢人家也很喜歡棉布,成衣店甚至也能做到用棉布做的成衣了。

而棉布易皺的缺點,也被當成了特色來賣。

而容易壞這個缺點,在優點的對比下就顯得也沒有那麽重要了。

當然,需要經常做活的窮人也不一定會買這種棉布,而是買紡織廠做的細麻布,紡織廠做出的細麻布和以前的粗麻布一個價格,大家當然選細麻布。

老馬他們幾個曾經建過工廠的,沒過多久就又被找了來,還是給洛潮汐做工。

原本老馬手裏還有其他的活可以選擇,但是一聽說是給洛潮汐打工,也沒多做猶豫,就把其他活給推了,跟著洛潮汐他們去了蘇州府城裏。

這次他們要蓋的不是工廠了,而是一座他們聞所未聞的購物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