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5/6頁)

沒辦法,誰不愛看小帥哥,但只是看看,也沒什麽啊,而且小帥哥有長成大帥哥的趨勢。

這就是閑話了。

第二日蘇菀有心在尚膳監不亂走,還沒找到理由,就見長官已經把尚膳監幾十年的文書都找了出來,開口道:“趁著最近事情不多,大家把這些陳年文書整理好,重新規整。回頭這些書可以送到禮部作為保存,我們這邊只留備档就好。”

這些瑣碎的活計,什麽時候做都行。

可偏偏現在來,蘇菀自然知道,這是太子一黨在暗中準備。

自己人肯定要保護的。

尚膳監的人自然很聽長官的話,認真整理過往文書,蘇菀也從當中一窺幾十年裏尚食司的經歷。

尚食司是從前朝就有,幾經變化,先開始負責的是宮裏全部人的夥食,之後才慢慢又有細分,這倒不是重點,哪個官署基本都經過這樣的變遷。

重要的是,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宮裏的人就越來越多,部門也越來越復雜。

之後又趕上先皇提高待遇,願意主動入宮的人更多,內侍也在那時激增。

接下來這段時間裏,人數只多不少,從此有了現在的局面。

單說每日青菜錢,宮裏就要支出近萬兩銀子,這還只是尚食司負責的宮人,內宮只會比這花費多數倍。

別看裏面人少,花銷卻堪稱恐怖。

自從尚食司這邊窺探幾分,就知道謝沛現在要做的事何等要緊。

看似是抓黑市,其實順藤摸瓜,揪住內裏。

到時候就可以來個大清掃。

先查清楚諸司賬目,重新點清名冊,之後的事情那就順理成章。

原本不需要這一步,若聖人答應讓各宮開始出去做事,那謝沛便是慢刀子,一點點清創。

現在他既不答應,就來個快刀斬亂麻,讓聖人不得不去面對皇宮,朝堂,邊塞,早已經千瘡百孔。

不是閉著眼睛就看不到的。

皇宮也不過是朝堂邊塞,甚至百姓們的縮影而已。

天子腳下都亂象橫生,何況其他地方。

蘇菀越看過完文書,心裏越明白。

長官瞧著,卻只有心疼,她這個好的接班人,怎麽能便宜太子!

還真讓人生悶氣,早知道就不該讓蘇菀給太子送飯。

可再想想,他倆認識早在她知道之前,似乎也阻攔不了。

在尚膳監努力整理文書的時候,各個膳房也約束宮人不能亂走動。

唯獨雜理庫甜食司幾個嬤嬤心情不佳。

畢竟二十天賺了小百兩銀子,突然又把這路子給斷了,心裏難免不暢快,有個嬤嬤甚至想提議,要不然她們老姊妹幾個出去開個小鋪子?

可再想想,她們在外面無依無靠,不像現在做了點心還有個地方回來,似乎也不太行。

李丞副也在寬慰她們,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

其實她們賺錢,雜理庫也有好處,二十天得了五百多兩,放在哪也不算少。

之前她對出去賺錢還有些猶豫,可現在卻覺得十分好,不說別的,她給雜理庫的嬤嬤們請禦醫,吃湯藥,手裏都寬裕許多。

所以雜理庫這邊也意外的不愛走動。

可外面發生的變化卻翻天覆地。

二月十七晚上,南熏坊內一處茶水鋪子被查,搜出禦用物件數十件,什麽爐上瑪瑙頂,什麽白玉蟾蜍,還有幾個象牙瓶。

二月十八清早,順藤摸瓜找到茶水鋪子的庫房,裏面有著宮裏特有的改機衣五件,這衣服是福州織造所做,四層經絲與兩層緯線制成的雙層織物,其中眾人皆知的織金料子就是改機衣的一種。

其貴重可想而知。

另有絨衣二十多件,紫砂漆器四方壺兩個,聖人專用執壺一尊。

剩下什麽漆盤,雕漆杯,等等數不勝數。

甚至還有一個玉床,幾個大屏風。

經過審訊,這都是還未出手的物件,原本要等月底送到京都碼頭船只上,等出了京都,去往各地銷贓。

賣的人不會說,買的人不敢說,可千裏之外的天祥國各地,隱隱以用到禦用物件為喜。

二月十九,查幾地巡撫與此案有關。

二月二十五,查宮裏皇親國戚所在的內官監及姜貴妃的表叔,跟南熏坊茶水鋪子有關。

二月二十七,銷贓處不止一個茶水鋪子,大大小小鋪面有七八個。

就連每日避暑要去的玉泉宮附近,都有他們的鋪面。

這可太狠了。

這就是碩鼠啊。

說後宮千瘡百孔,又怎麽會有錯。

而且此次牽扯的人甚多,提出幾個也是比較典型而已。

一時間京都官員人人自危,都在逼問家中子侄,是否參與這件事。

皇親國戚那邊也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敢查到他們頭上。

不過蘇菀想想,內官監,之前在內務府受姜貴妃挑唆為難尚書事的時候,那會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