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歧路11(第2/3頁)

三十來平米的逼仄空間,地上扔著五顏六色的包裝袋,桌上還放著幾盒吃過的方便面桶。

沒有床,只有一個床墊直接鋪在地上。簡易搭成的衣櫃敞開著,裏頭掛了幾件老舊的衣服。

徐鈺走到陽台,發現劉光昱竟然在這裏養了一排植株。用的都不是正經的花盆,是些撿來的泡沫箱或洗浴盆之類的容器,不過都栽滿了東西。由於好幾天不澆水,葉子都蔫了。

徐鈺除了一株結果的草莓,別的都認不出來,倒是一同事走過來,指著辨認道:“這株是小米辣,這個是三角梅吧。別看它禿,再過段時間澆澆水就能活了。這個有點像小番茄的苗。唉,可惜了呀,好不容易結個草莓都爛了!”

徐鈺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給何川舟打電話。信號接通後,她毫無形象地蹲在台階上,撓著頭發做匯報。

“何隊,一個好消息。我們應該找到正主了,嫌疑人叫劉光昱,今年26歲,C市人。目前主要職業是送外賣。”徐鈺滿腔苦澀地道,“還有一個壞消息,他可能已經跑路了。”

40分鐘後,何川舟抵達現場。

她看著滿地狼藉,眉頭微皺,問道:“你們翻的?”

徐鈺受不了這冤屈,叫道:“我們是那樣的人嗎?本來就是這樣的!”

他們將整個房間搜查了一遍,除了垃圾就是常用生活用品,沒發現有用的線索。

徐鈺說:“房間裏沒留下什麽貴重物品。劉光昱應該只帶走了主要財物跟少量衣服。”

劉光昱在這個地方似乎生活得很漂泊,隨時可以離開,不留下特殊的痕跡。

除了種菜種花,看不出他還有別的興趣愛好。不怎麽打掃衛生,但也不抽煙、不喝酒,無不良嗜好。

留下的衣服看著已經有些年頭了,而且肥大不合身,不知是被他穿舊的,還是他本身就買的二手。

生活習慣節儉,連被他丟棄在床頭的一雙人字拖,也有用強力膠修過的痕跡。

何川舟走到屋內唯一一張木質書桌前,拉開抽屜,發現裏面是一疊五顏六色的宣傳單,多半是劉光昱隨手丟進去的。

她抽出來,一張張地查看。

A市這座城市,對許多人來說,就像這疊廣告單一樣,花花綠綠,充滿誘惑。但對有的人來說,格格不入、枯燥遙遠。用繁華跟娛樂將他們隔絕在世界之外。

徐鈺緊跟在她身後,翻動著手中筆記給她講述:“劉光昱的生活過得挺窘迫的。電瓶車的車主,就是他那個朋友,跟他一樣都是C市出來的,兩個人以前是初中同學。車主是五年前來的A市,後來聽說劉光昱也想出來打工,就告訴他A市這地方還算不錯,於是劉光昱前年……17年8月吧,跟著來了。工作一直挺本分的,就做做外賣、跑腿之類的事情,雖然辛苦,但也能掙到飯吃。跟陶先勇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照理來說,他沒有殺害陶先勇的動機啊。”

何川舟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徐鈺見她對手中的廣告單看得專注,也湊過去瞧了眼,沒察覺有哪裏不對,困惑道:“何隊,這東西有問題嗎?”

何川舟抖了抖手裏的單子,將其中一張抽出來,立在徐鈺面前:“說有問題問題也不大。所有的宣傳廣告公司地址都在前面那個商場附近,應該是劉光昱在送餐路過的時候收到的。只有這個廣告單的地址是在A大附近。A大離這裏有20公裏。”

何川舟垂眸翻了翻,又抽出一張:“還是兩張。不同活動時間的。”

一張是18年春季開業的宣傳,另外一張則是去年九月開學期的大促廣告。

“誒?”徐鈺回憶了下,點頭說,“對啊。聽說他以前是在A大附近送外賣的。結果房東三個月漲價兩次,他租不起,就搬到這兒來了。順便帶過來了吧?”

何川舟笑問:“你搬家的時候,還會特意往包裏塞兩張廣告單嗎?”

徐鈺:“嗯?”

她接過單子從頭到尾詳盡閱讀。

這是一家開在A大校區外的二手書店,同時也賣文具跟少量體育器材。從廣告語來看,應該是從A大畢業的一個學姐開的。

頁面設計也並沒什麽特殊,背景裏是一個正在看書的女生的剪影。

何川舟在屋內審查了一圈,確實沒什麽別的發現,摸出手機瞥了眼屏幕,說:“整理一下有用的東西,先回分局再說吧。”

·

黃哥已經讓人去申請查閱劉光昱的相關資料,此刻辦公室裏沒什麽人。

何川舟在工位上坐下,用手機去掃廣告單上的二維碼。

邵知新在邊上數次路過,估計實在忍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低頭問:“何隊,你要不要去看看周先生啊?”

何川舟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詫異道:“他還在嗎?”

邵知新說:“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