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第2/3頁)

大胤官員的年假一放便放一旬半,過了上元節方需要上值。

上元節那日,大慈恩寺的僧侶還要在太廟再做一場大法事。梵青大師作為大胤國寺的住持,自是要在太廟守至上元節的法事結束。

乾清宮裏,戚皇後以聞溪中了邪祟為由,同嘉佑帝提出要梵青大師跟她一同去大慈恩寺。

“那孩子從太廟回來後始終不見好,臣妾只能親自帶她到大慈恩寺去邪祟。”戚皇後憂心忡忡道:“梵青大師佛法最是高深,有他陪著,臣妾也能安心些。”

聞溪中邪祟這事,嘉佑帝早幾日便聽說了,也親自去看了。

他一貫來不信這些,但戚皇後執意要去,他便也由著她去,“唔”了聲,道:“叫孫院使跟著。”

戚皇後卻不肯,“皇上的身子慣來是孫院使調養的,他可不能離開宮裏。”

嘉佑帝一頓,看了戚皇後一眼,道:“那便讓孫院使的孫子陪著。”

戚皇後這才應好,起身告退,差人備馬車去了。

掛著羊角宮燈的馬車一離開皇宮,嘉佑帝便喚來了貴忠:“你帶上一批人跟著皇後,記住要護好皇後的安危。”

戚皇後並不知嘉佑帝派了貴忠跟在她身後,馬車一駛出宮門,便命人繞道去了東宮。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了東宮正門。

椎雲親自來開門,見外頭站著一群身著宮裝的女子,忙行禮道:“太子殿下不在東宮,幾位嬤嬤若是有事,等太子殿下歸來後,小的會代為轉達。”

桂嬤嬤道:“吾等幾人乃是奉了皇後娘娘之命,來給殿下送些宮裏的吉果來,順道來問問竹君,東宮的下人們可有用心伺候殿下。”

椎雲雖不曾見過桂嬤嬤,但聽她說話的語氣,便猜到了她是誰,下意識便往她身後幾位稽首躬身的宮婢望了眼。

“桂嬤嬤請進。”椎雲恭敬地讓開了身子,“竹君姑姑如今在梅林,小的這就差人去請她。”

桂嬤嬤的目的哪是見竹君呢,不過是借竹君做幌子罷了,遂擺了擺手,道:“不必如此麻煩,我直接過去尋她。”說著就領著身後幾名宮婢往梅林去。

椎雲應了聲“好”,目光在桂嬤嬤身後的一名宮婢頓了頓,擡腳跟去。

行至半路,忽見前頭的人頓住了腳步,忙又擡眼望去。

原來是竹君和蘭萱她們從梅林回來了。

二人揣著銅手爐,正簇擁著一個披寶藍色鬥篷的小娘子緩步走上回廊。那姑娘抱著一摞梅枝,半張臉被兜帽遮住,只露出嫣紅的唇與小巧的下頜。

也不知她身邊的蘭萱說了甚,小娘子忽然側頭笑了起來,寒風吹開擋住她半張臉的兜帽,將那張春花秋月般明艷的芙蓉面完完整整露了出來。

桂嬤嬤瞥見那雙如春潮托月般嬌媚的桃花眸,拎著攢盒的手微微一顫,下意識便望向身後那人。

戚皇後怔怔地望著容舒。

她見過這姑娘。

那日在城門,她出城,這姑娘進城,二人隔著白茫茫的風雪打了個照面。

彼時她心頭便泛起過一種奇怪的難以言說的感覺。

此時那種感覺再次泛上心頭。

她才是那孩子。

太子果然將她藏在了這裏。

也對,他既然防著所有人,怎可能會為了引出蕭馥便叫她在鳴鹿院冒險?

戚皇後喬裝成一名宮婢跟桂嬤嬤進來,本是想著看一眼便走的。

可此時此刻真見到她了,她又不想走了。

眼見著那姑娘馬上就要拐入紫宸殿的月洞門,戚皇後撥開立在前頭的宮女,提起裙裾就要朝她走去。

一直跟在她們身後的椎雲見狀,快步上前叫住了她:“皇後娘娘請留步!殿下吩咐小的將一物交與您。”

聽這語氣,竟像是早就認出了她一般。

戚皇後腳步一緩,回首望著椎雲,道:“太子知曉本宮會來?”

“殿下道娘娘慧眼如炬,出宮後定會來東宮一探究竟。便吩咐小的,若您來了,就將這珠子給您。”椎雲從袖筒裏取出一顆串在紅繩子裏的玉珠子,道:“這是容姑娘親手交與殿下的,殿下說容姑娘只想將這玉珠子完璧歸趙。”

椎雲取出那顆玉珠子之時,戚皇後磨得光滑的指甲驀地刺入掌心,她卻猶若未覺一般,只定定盯著那顆熟悉的玉珠子。

“她可知這顆玉珠子是本宮的手釧裏掉落的?”她道。

椎雲笑道:“小的不知,殿下如今就在鳴鹿院,娘娘不若到鳴鹿院親自問殿下?”

蕭硯不想她去見那孩子。

戚皇後注視著眼前這滿臉笑意的年輕人,冷下聲音道:“本宮何須去問太子,這玉珠子的主人就在這,本宮去問她不就成了?怎麽?你還要攔本宮不成?”

椎雲“噗通”一下跪在雪地裏,高舉著手裏玉珠子,視死如歸道:“娘娘恕罪,小的不敢攔娘娘。只娘娘若要過去,還請從小的屍體踏過去!總歸太子回來,小的這條命也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