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福寶文裏愚孝男(完)(第3/6頁)

至於長寧郡君,對方早在臨安的時候就定下了婚約,未婚夫婿是威遠大將軍的親兵,年紀輕輕就已經屢立戰功,其父是正三品參將楊勇,對方同樣在這次受封的功臣之列,這對未婚夫妻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得了,兩個香餑餑一個咬不動,一個被別人叼走了。

於是眾人們的目光就轉移到了楊勇身上。

據說他家還有幾個未定親的兒子,要是和楊勇成了親家,不也間接和宿大將軍攀上關系了嗎?

******

“這一次又怎麽了?”

“聽說是遇到了一個搶銀子的小偷,把手給打斷了。”

朝廷換了一個皇帝,對於十裏村的村民來說並沒有什麽區別,他們更關心身邊的一些八卦,比如宿家那個原本被抱以厚望,結果一到科舉考試,總會遇到各種各樣意外,導致功名一直止步於秀才的宿有文。

這一次新帝登基廣開恩科,原本也是宿有文的機會,誰知道在去府城參加鄉試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蠻橫的扒手,搶了銀子不說,還把他的手給打折了。

傷了最重要的右手,鄉試自然是無法參加了。

似乎從他考中秀才之後,所有的考運都被消耗完了,之後的幾場鄉試中,總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發生,吃壞東西拉肚子,考前被人套了麻袋痛打一頓,足足昏迷了兩三天……

因為這樣那樣的意外,他至今都只有一個秀才功名。

宿有文覺得自己可能是遭算計了,他懷疑過所有和他有過罅隙的同窗,覺得是那些人嫉妒他的才華,唯獨沒有想過,自己得罪的,是現在高高在上的帝皇。

當年湯晟宗離開的時候下達了一個命令,他希望宿有文不要成為宿有牛的障礙,當時還是七皇子的湯晟宗或許控制不了鄉試的結果,但是他可以讓宿有文沒辦法參加鄉試。

這麽多年過去了,湯晟宗可能也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下達過這樣的命令,但那些忠心耿耿的下屬們記得,這就意味著,宿有文這輩子可能都無緣鄉試。

不過他大小也是個秀才,在書塾教書的收入也勉強夠他養活自己的小家,可與八年前的意氣風發相比,終究是意難平。

唯一能讓宿有文寬慰的是離鄉八年的宿老二父女倆至今杳無音訊,他在心裏陰暗地想著,戰場上刀劍無言,宿老二或許早就已經戰死了,他那個女兒沒人庇護,現在也不知淪落到什麽地方。

郁郁不得志讓他的想法逐漸變得扭曲,宿有文只有一個念頭,當年老道預言的貴人如果不是他,也絕對不能是宿有牛,他寧可別人覺得老道算錯了,或者說,他的福氣其實還在後頭。

宿有糧帶著媳婦和兒女們從鎮上回來,聽到這些議論,表情頗為尷尬。

他心裏藏著一個秘密,當年老二離開老家的時候,曾和他有過一段對話。

這個變化頗大的二哥一臉釋然地對著他說道。

“人一生的福氣可能真的是有定數的,我這前半生渾渾噩噩,自以為是為了閨女好,實際上就是帶著閨女在家裏做牛做馬,現在分了家,我的運氣似乎終於回來了,前半生吃的苦,後半生都是甜。”

其實就是一句看似尋常的感慨,卻觸動了宿有糧敏感的神經。

自己的閨女有多特殊,宿有糧還能不清楚嗎,只不過這些年他一直都引以為傲,跟他娘一樣,覺得閨女是有大福氣的孩子。

但老二有句話讓他警醒,人一生的福氣可能都是有定數的!

他閨女的大運氣會不會是透支她下半生的好運得來的呢?或者說這輩子的大運氣需要之後幾輩子來償還?

宿有糧和小李氏的心眼很多,但對女兒的疼愛卻是真實不摻任何雜質的,如果女兒現在的好運真的需要付出某種代價來換取,他們寧可不要。

抱著這樣的想法,宿有糧再也不敢讓閨女肆意揮霍自己的好運了。

福寶出門撿到的銀子全都捐給了收容孤兒的慈幼院,偶爾采到的人參靈芝賣掉後,也要將其中六成的銀子分散給一些孤寡老人和可憐的乞丐。

宿有文在考前連連倒黴,想要借侄女的福氣鎮壓自己的黴氣,也被宿有糧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閨女的好運連他們這對親爹親娘都舍不得沾,怎麽可以用在外人身上呢。

天知道當年老四考中童生和秀才有沒有用到他們閨女的福氣,這一次可是鄉試,需要消耗的運氣恐怕更多吧。

因為這件事,宿有糧跟疼愛幼子的親娘也鬧的有些不太愉快,於是在好不容易攢了一些銀子後,宿有糧就帶著妻兒搬去了鎮上,開了一家早點鋪,小李氏做點心的手藝著實不錯,一家人不再想著弄那些歪門邪道,小日子過的也算紅火。

村民們的談話福寶也都聽見了,她的心裏比她爹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