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花魁女主(八)(第2/7頁)

孫富指的是傳言裏那些蕭將軍和匈奴私下裏勾結的信件。

蕭姑父聞言大怒:“這不是在胡扯嗎?將軍他花費了這麽多年時間才徹底把匈奴打出南陽國境內,打的他們怕了咱們,為此他甚至幾次險些喪命,他怎麽可能會背叛南陽國。”

孫富:“我自然是十分信任將軍的,所以秦監軍那一夥人現在已經被我給控制起來了。只可惜我當時動作慢了一點,還是讓他們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我後來在派人去給將軍傳消息便已然慢了一步,這幾天心中一直在擔心你們,還好你們今天平安回來了……不過我看夫人她們都跟著你們一起來了,這京城?”

蕭奕城點頭:“宮裏有人給我傳了消息,皇上已經決定要那蕭家開刀了,所以我們這次出來,其實也算是逃命了。”

孫富聞言了然:“將軍他不願意?”

蕭奕城:“是,所以我打暈了他才把他順利帶出了京城。”

孫富聽到這句話,不由用贊賞的目光看向了蕭奕城。

“小將軍行事很是果斷,在下佩服。”

言罷,他有些傷心道:“看來皇上這次是真的想要置我們於死地,竟是連將軍的弱點都算計的十分精準。我原本還心有期盼,以為他只是被人給糊弄了。”

他是蕭將軍的親信,蕭將軍若是背上了叛國的罵名出了事,他自然也是不能幸免的。

蕭姑父:“此話怎講?”

孫富:“我在秦監軍身邊發現了一個太監,而從這太監身上,我搜到了匈奴那邊王廷裏的東西。”

這太監自然是被人從宮中派出來的了,而他聽從的是誰的命令,在場幾人心中自然也清楚。

蕭姑父聞言震驚:“荒唐!他們……他們這簡直是喪盡天良!這可是他的國家他的子民,只是為了算計將軍他竟然就與匈奴勾結在一起,這簡直就是視我們邊關幾十萬軍士的性命如兒戲。”

孫富認同的點點頭,他心中自然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才會讓人把秦監軍一行人控制起來,最近幾日也一直茶飯不思,就等著蕭將軍等人回到邊關。

只是他想要方才進城時仍然被捆的結結實實的蕭將軍,不禁有些發愁起來:“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他本還打算等蕭將軍回來後,可以為他指一條前進的道路,結果沒想到對方竟然固執到如此地步,別人都算計到他頭上來了,將軍他竟然還想繼續忍耐下去。

一旁原本聽著兩人談話的蕭奕城適時開口道:“孫叔請勿著急,父親現在雖然腦子一時不清楚,但是請孫叔相信我,奕城一定會說服父親的。而且就算是父親真的想不清楚,不是還有奕城在嗎?只要我還活著一天,便萬萬不會讓兩位背上叛國服罵名。”

孫富聞言有些怔愣:“你是想?”

蕭奕城唇角勾起一個淺笑,面上的神情卻是自信到了極點。

“奕城只是覺得,咱們南陽國的百姓有權知道這件事的真相不是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們或許並不會關心那張龍椅上坐著的那人姓甚名誰,但是他們也絕對不會願意那個位置上坐著的是一個拿他們的性命當做兒戲的統治者。

蕭奕城語氣涼薄:“既然陛下他不願意安安穩穩的坐在那廟堂之上,懷疑我們蕭家有不臣之心,我不想白白受人汙蔑,也只能隨了他的願了。”

蕭奕城轉頭,目光炯炯的看向孫富和蕭姑父。

兩個中年男人只是略微遲疑了一下,便下定了決心,表情堅定的向蕭奕城抱拳道:“願為將軍盡犬馬之勞。”

他們很有默契的去掉了那個原本加注在將軍二字前的“小”字。

經過這一遭事,孫富和蕭姑父也算是看明白了,蕭將軍在打仗這事上或許要比蕭奕城來的成熟,但是在對待自己的親人以及他們這些下屬時,他又顯然是比不過蕭奕城重感情的。

又或者說蕭將軍其實不是不重視他們這些人,只是那忠臣二字在蕭將軍心裏遠比他們更加重要。

而蕭奕城這次在得到消息後的短短一天時間裏,就可以趁著朝廷裏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帶著這麽多人從京城順利逃了出來。

這也已經足以說明對方已經具備了作為一名將領所應該有的決斷。而且對方先前跟著蕭將軍一起過來那五年也已經證明了他在行軍作戰方面的天分。

既如此,他們拋棄蕭將軍轉而效忠蕭奕城,也就不是那麽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總歸蕭奕城是蕭將軍的親生兒子,他們如此做也算不得背叛蕭將軍。

幾人又在一起籌謀半晌,確定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先把丹陽城從匈奴手裏奪回來之後,孫富這才又請蕭奕城和蕭姑父以及後院裏的兩家家眷一起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飯。

吃完晚飯後,孫富雖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同蕭奕城商量針對匈奴的計策。但是他想到蕭奕城等人長途跋涉這麽久,現在更應該做的是好好休息,便打消了自己原本想要說的話,安排著城主府的人分別帶著蕭府以及蕭姑父的家眷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