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揮刀(下)(第2/3頁)

“所以在當年把英語納入基礎學科沒什麽好說的。通過高考做指引,讓有志者多背些單詞,學習語法,有助於篩選出真正適合做技術的那一撥人去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然後去學習別人先進的思想跟文化技術,來完成追趕。但這個世界啊,就沒有完美的決策。”

“學其精華棄其糟粕畢竟只是最完美的構想。這個世界哪有那麽簡單?總有那麽些人,奮發努力,伸長了脖子去瞅了一眼,但看到的只是國外幾百年的積累。於是,哇,這個太強了,哇,那個太具想象力了,太強大了!嗯,他們覺得自己看到了真相,然後再用對比的視角來審視華夏,最終得出結論,咱們趕不上人家了啊!”

“這就是我剛剛要將學習遠比創造要更快跟你達成一致的原因。這些人所謂通過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認為跟世界接軌,第一要務是承認我們跟對方的差距是無限大的。哪怕我們奮起直追,但人家也是在進步,所以永遠是追不上的!乍一聽,沒毛病,但這些人獨立思考時卻恰恰忽略了生產力進步並不是一個線性的持續過程,而是斷續過程!”

“每個層級的科技發展是有瓶頸的,到了瓶頸會卡在那裏,沒有理論上的突破,很難再次繼續高速發展。這就是後來者的機會。但他們看不到啊,偏偏最早能開眼看世界的那批人都是擁有著高於社會平均線的教育背景。當他們都認為華夏永遠趕不上西方世界,思想便開始在後知者中傳遞,然後所謂的民族自信就——砰,炸了!”

聽到這裏,對面的年輕人張了張嘴,明顯是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沒發出任何聲音,靜靜的等待著寧為繼續廢話……

寧為注意到了這些,也不以為意。

雖然有話沒說出來,但能有反應就說明他沒白說,這就挺好的。

影響人的思維模式嘛,總得一步步來,如果能靠一次談話,就讓人徹底轉變了思想,那是魔法。傳銷都沒那麽神奇。

“是不是聽著很氣?但這本就是實質上發生過的……我還很小的時候吧,什麽讀者、知音上講教育的文章能把我老爹氣到半死,什麽日島孩子教育堅韌不拔的品質,歐美孩子從小培養孩子想象力,華夏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扼殺他們的創造能力……反正你要看多了那文章,很輕松就能得出結論,橫豎就是華夏要完唄。”

“再然後就是國外的東西肯定是要比國內好的,哪怕其實那些東西都是國內代工的,但起碼用到了別人的技術不是?人家待遇好,高端產業集中,反正哪哪都好,所以向國際看齊就是先進的,否則就是閉門造車。有海歸背景那必然是優秀的,林林總總……很亂!也讓人很不舒服!”

“即便是現在這種思想也還是有市場的。如果想要改變,不做任何努力,就得靠時間來慢慢消化,比如過個十年、二十年,只有華夏能造出的高端產品越來越多了,人家都需要我們的技術授權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活下來的樣子,這種言論就沒有市場了。”

“但誰願意等這麽久啊?我們為什麽要辦三月期刊?為什麽有底氣不在介入世界高校排名,因為現在我們有一套科學理論體系是世界最領先的,目前最核心的文獻都是用中文書寫的。想系統學習研究,當然可以,你們來吧。來了,就能參與其中。不來,就先落後著,想清楚了再說。”

“看,這就是做事的好處,阻力當然是很大的。如果當初我不去做這些事,按部就班的按照人家訂的規則來,可能要等十年、二十年,才能有這種效果。但憑什麽去等啊?華夏傳統文化偏向於內斂,人家誇獎,你得謙虛一句哪裏,哪裏,否則就可能被攻訐。”

“但這個世界從來不是內斂的。別人的思維模式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會把謙遜當成軟弱啊。所以,外頭誰要誇我,我只會回一句,這還特麽用你說?在我研究的領域裏,本來就沒人比我更強!然後效果你也看到了,他們慫了!下個月又是一年一度的三月獎頒獎典禮了,我列了一份嘉賓名單,挨個邀請過去,沒誰推說不來的。這就是效果!”

“因為那些老頭子知道,我比他們年輕,我比他們能熬,把我惹不高興了,我隨便搞點事情就能嚇死他們!他們甚至已經習慣了我不按套路出牌的風格!你在看看你,你甚至比我還年輕,怎麽就能那麽死板?老陳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不讓你做什麽,你想都不敢想?你的主觀能動性呢?”

這話對面的年輕人終於聽不得了,喃喃道:“可是我笨呐……”

“這是笨嗎?這是膽子不夠大,導致思想沒解放!年輕就是犯錯最好的資本!事事都按規則來,啥事都要匯報,匯報,再匯報,黃花菜都涼透了!你作為我跟外界溝通最得力的渠道,要更有擔當,要更勇敢,背後有我在挺你,你怕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