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商業間諜

目送著自己的小學弟一溜煙般的扭身跑路,消失在走廊轉角,陳典誠這才重新邁著六親不認的步子,朝著寧班的辦公室區走去。

是的,為了更好的服務寧班,數學研究中心這邊專門劃分了一棟兩層小樓給只給寧班的教職人員。不過這棟樓同時也掛著二級智能學院的牌子,同一套人管理兩個系統。

這棟樓目前來說也是研究中心最熱鬧的地兒了。守在門口經常也能看到各種大佬。當然陳典誠已經無感了。

最初見到那些傳說中的學界跟商界大佬,大家還會激動激動,但見得多了,沒了那層神秘感,只覺得大家都是一個腦袋加軀幹,便沒了曾經的興奮感。

更重要的是,如果單純的比調動資源的話,陳典誠覺得自己也不差了。

這底氣可不止來自於寧社賬戶上躺著的幾十億,更來自於現在寧社在寧為幫助下建設下來的屬於寧社自己的實驗室。包括了一個超算中心,一個工業雲基礎實驗室,一個智能雲試驗平台,以及還在搭建中的智能硬件實驗室。

超算中心可以讓寧社的項目不需要去學校排隊,直接就能進行各種計算,還惠及了寧班的學弟、學妹,平時的作業都可以直接用寧社專用的超算中心完成。

工業雲基礎平台總計有16台服務器及6台交換機,可以提供Centos,Ubuntu,Windows 10/Server2012,Docker等多種系統環境,為寧班提供多種平台服務,包括寧班同學日常打卡簽到、課程回顧、選課管理、學分績點查詢換算都可以在這裏進行。

甚至寧社還專門有人去跟學校食堂進行合作,通過寧班學生開發的APP,大家可以查詢學校各個不同的食堂每天提供的菜品跟服務時間……

不止如此,一幫天才孩子還利用課余時間整理了燕北大學幾乎所有研導跟博導的履歷並隨時更新著這些學術大佬的研究方向,同樣通過APP進行展示,方便全校學生選擇導師。

同時工業雲基礎平台還跟學校合作,開發了一個每日報新功能,通過終端APP,可以隨時查閱校園內各種學術報告、大佬講課的信息,對學生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精準推送。

智能雲實驗室平台則由30台GPU工作站集群組成,交給三月掌控,提供全面的容器鏡像以及各種軟件包環境。

至於正在建設中的智能硬件實驗室,未來目標是建設一個最全面的智能硬件庫,包含各種板卡、傳感器、芯片等等……

所有這些實驗室都是在寧為的協調下,用寧社自有資金通過社會渠道建設跟采購,日常維護跟消耗也由寧社聘用的專業維護管理人員進行,甚至每年還能反哺給學校一筆用地租金。換句話說寧社看中或者要做的項目,完全可以繞過學校,使用自家的實驗室完成,所以產權歸屬非常明確。

時不時的還會有學校教授借用這些設備,所以作為寧社社長的陳典誠,自然是有資格飄起來的。

這麽說吧,現在在學校裏,陳典誠跟寧社三位副社長,已經比學校一般的教授還要出名。甚至不止是學校,即便是社會面許多科技公司的老總,都希望能跟寧社領導層打好關系。

當然,這可並不是說寧社這幫人真能橫著走,比如陳典誠,在研究中心內部,從來不讓那些學弟、學妹們喊他社長,因為寧導每每橫他一眼,都能讓他靈魂震顫。

這還真不是因為寧為平日裏太嚴厲,單純只是因為學習到一定境界後,陳典誠才感知到寧導在數學跟人工智能這個方向上的研究有多麽的深不可測……

這麽說吧,外人都覺得寧社極為風光,設計出的算法,幾乎都引領了市場潮流,那些難度極大的算法,在寧社這幫天才孩子腦子裏,似乎都不叫個事情,搞一搞,就出來了。

但只有參與過這些算法設計過程的孩子們才知道他們中間遇到過多少難題,遞歸無限循環、定義最優值報錯、明明設定好了收斂條件卻始終無法收斂,或者無法收斂到最佳位置……

林林總總,高級的、低級的所有各種難題都碰到過,無法可想的時候,一幫人就開始磨教授們,然後發現,找寧導才是最快捷正確的打開方式,不管多麻煩的問題,從來都是第二天就能得到反饋建議,然後照著建議的方向去思考,一般三天內就能把問題給解決了。

於是寧為在寧社這幫孩子心中也有個外號“寧算百”。翻譯過來就是算法屆的百科全書。

所以對於那些在網絡上敢於質疑寧為的,陳典誠只覺得這幫人當真是無知者無畏。這就好像如果兩個人智商差距達到20以上,互相都看對方像傻逼是一個道理,學問還沒達到那個層次的人,最多只是在新聞上看到某個人的成就,覺得這人很厲害,但根本不懂這人究竟厲害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