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未來(上)

“……我能理解瑞國皇家科學院某些人的想法,在舒適區呆的久了會下意識的害怕挑戰,我能理解這種情緒……是的,這應該是他們怕了……”

“在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通過人類群體第三方科學視角來評判我們在點亮科技樹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更大一些,誰更應該獲得人類科學界最高的贊譽跟獎勵。顯然這是科技角度的突破,將影響到科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將指引我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表明了三月獎本身已經超越了單純一個獎項的範疇……”

“生氣?不,其實我並不生氣,我覺得那位尼爾斯·庫爾斯頓,應該是叫這個名字這位瑞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不愧是研究物理的科學家,他對未來看得很準確,如果諾貝爾獎不在還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時候,通過這種方式打壓三月獎的話,以後真的沒機會了。”

“不,一點也不誇張。等到我們的三月獎頒獎典禮那天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現象跟本質是有一定關聯性的,但並不那麽容易就能分清實際關聯性到底在哪。這裏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女性擇偶問題。我有一個外國女性友人,她經常會跟我的愛人抱怨,自從她了解了渣男這個概念後,發現她所接觸的一些事中,適齡階段的女性接觸到渣男的概率,往往比接觸到好男人的概率要高幾倍。但在她看來,華夏男人其實在許多觀念上已經挺優秀了,所以弄不明白這個矛盾到底是怎麽產生的。”

“如果單純從這一現象來分析本質,往往會得出華夏渣男遠比好男人多這一結論。但實際情況卻是好男人往往會選擇從一而終,這就會導致好男人在流入市場的那一刻,被選走後就不會在出現,但渣男卻始終在市場中遊蕩,在市場中尋覓的女性碰到渣男的概率自然就大大增加。”

“這就是科學,當我們要從現象去探究本質的時候,需要把可能會誤導我們的淺表性聯系剔除,去尋找深層次的聯系。這一點超脫於人類思維之外的強人工智能有著比人類評審團更為精準的判斷。這也是三月獎的含金量必然比世界任何其他科技類獎項更高的原因。”

“是的,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沒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依然在墨守成規的按照舊有的思維去看到現在的新生事物,這其中也包括我們中間的一些人。大家都知道,我正在跟寧思實驗室合作設計自主產權的CPU,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我們有過許多關於設計上的討論,比如多媒體系統。”

“探討的時候,大家還在糾結我們的設計要包含許多曾經標準化的協議跟接口,這就是一種線性的思維模式。雖然我們的科研人員時時刻刻都在使用著三月智能平台,享受著三月智能平台在對於輔助設計、功能驗證等等方面帶來的便利,但是他們卻忘了智能平台能給未來帶來的更多改變。”

“比如為什麽我們要認為未來的影視依然是現在傳統的傳遞模式?或者說被熱捧的元宇宙世界,我們的多媒體技術該如何去發展?電影、電視這些視聽盛宴是否還應該是曾經那樣的模式,傳遞到我們面前?在強人工智能時代是不是會有更高效且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方式來進行信息的傳遞?”

“我的答案是,有的!學過我的《大數據壓縮通論》這篇論文的朋友們都知道,我的這篇論文,構建了一套另類的有別於香農理論的大數據傳輸跟儲存體系。但當這套體系再次升級,配合我們全新的芯片技術,是不是有這麽一種可能。未來我們將不在要死盯著優秀的導演給我們拍出的那些電影、電視,而是通過更高級的方式來滿足我們對於多媒體的需求?”

“比如多版本視聽。一個最多幾百K的文档,如果拍成一部藍光電影,一般來說大概是數G甚至十幾G的內容。反過來十幾G的藍光電影,也能轉換成幾百K的文档。未來我們為什麽不能借助新一代的芯片跟強大的人工智能,只需要這幾百K的劇情文档,通過計算機在本地自行生成場景、人物、動作、對白、音效,並實時完成各種渲染?”

“這種技術的好處在哪裏?簡單來說吧,大片依然是大片,依然可以給大家帶來極致的視聽享受。但幾乎不需要任何傳輸的成本。除此之外,還能滿足現代人的個性化需求。人物可以自己定喜歡的主角,甚至讓自己當主角,在電影裏跟喜歡的人搭戲,擴展人生的廣度。故事發生地也可以自行設置,而且可以不受語言的困擾,等等。”

“這就是一種動態的,基於環境變現的混沌系統信息產物。這一點要解釋起來更為復雜,我們可以從生物學的角度去剖析這個思路。比如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生物的基因決定了許多東西,這些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儲存在核酸中,攜帶遺傳信息的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並促成生物按照一定的性狀生長,在沒有突變發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憑借外形,分辨出這屬於那種生物。這就是算力的本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