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忙碌跟期待

網絡上的激情來的快,去的也快……

一周的功夫,議論聲開始漸漸停歇,很快關於華夏芯的討論開始向專業論壇集中,只是討論得也不見有多熱烈。因為對於絕大多數從業人員來說,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當塵埃終於落下,一堆可能影響互聯網底層安全的漏洞,帶來的威力終於開始顯現,一幫苦逼的程序員在行業冥燈寧教授的指引下,開啟了九月末大眾化的加班生活。

國慶在即,但對於大多數程序員來說,似乎是沒什麽放假的指望了。套用曾經某位大統領的話說便是,這大概就是人生吧……

寧為並沒有什麽歉意,因為他感覺自己也忙到了爆炸。

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事情一下子便多了起來。

首先是湍流算法終於到了可以參選國家級科技獎項的時候。

可惜了,這個時候寧為對於獎金已經沒了什麽執念,而且湍流算法能不能評個獎已經無所謂了。

很尷尬的是,國家科技獎勵辦的負責人專門給寧為打了個電話,咨詢寧為的意思,要不要參與今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選……

真要說起來不管是湍流算法,還是三月智能平台,這兩項發明都已經讓寧為有資格拿到這個獎項,更別提去年他還丟出了王炸——三維矽通管芯片架構。

這些東西合並在一起,拿獎綽綽有余了。

但對於評審團來說,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很糾結的。

寧為實在是太年輕了。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類似於沃爾夫獎的終生成就獎。過往最高科學技術獎最年輕的也近七十,拿到這個獎項基本上就是一種對於科學家多年來為華夏所作貢獻的肯定。

比如袁老爺子拿獎時70歲,比如參與了華夏各種飛機設計的顧老,獲獎時已經接近九十歲高齡……

這些老一輩科學家裏突然鉆進去了一個24、5歲的年輕人,多少有些違和。頭疼的是,之前最高科技獎勵的申報條件中,並沒有給出年齡限制,而且還專門規定了要依然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當然這些老一輩科學家是不介意讓寧為拿這個獎的。

有資格推薦今年國家科技獎的機構和專家總計130多個,其中寧為的名字出現了了30多次,換句話說,其中很多都是曾經拿過了最高獎依然健在的老一輩科學家直接推薦的……

這就讓評審團很為難了,最後候選人如果有寧為,得票數過半沒什麽問題,但如果現在就拿了最高獎,以後怎麽辦?畢竟正常人生理巔峰期來說,寧為還遠未到智力跟思想真正成熟的時候,未來的路太長了。

兩難之下,科技獎勵辦負責人徐主任,幹脆一個電話打給了寧為。

寒暄的話可能有些含糊,但意思翻譯過來其實就一句話:“寧教授,今年你想不想要這個獎?要的話,今年你肯定能評上這個獎,或者幹脆30歲以後再評這個獎,反正肯定能拿到的。”

這邊很難決定,便幹脆交給當事人決定。這種事的確還沒出現過,但沒辦法,成績太突出,不給不能服眾的樣子,給了以後也不知道怎麽再獎勵的樣子。

寧為在掃了一眼最高科技獎得主之後,果斷的拒絕了。

的確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曾經拿到這些獎項的大佬們,都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耕耘了數十年,他突然沖上去的確顯得紮眼了些。

主要還是他現在不缺錢了,八百萬的獎勵也沒那麽看重了。而且名譽這種東西,說實話,寧為也不太看重了。

如果一定要說寧為在名譽這塊有什麽追求的話,他還是比較希望未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獎項,能夠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獎項,超越諾貝爾、菲爾茲、沃爾夫獎那種。

不過寧為還是有收獲的,雖然推出了最高獎的評選,但對面的徐主任也暗示了,今年寧為在國家科學技術獎項方面收獲還是很多,比如湍流算法肯定能拿到國家科學進步獎、三維矽通管技術必然能拿到國家科技發明獎,同時還有他在STOC大會上的論文,以及在推動強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足以拿到國家自然科學獎。

這通電話大概是告訴了寧為,秋天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件大事,寧為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今年院士增補候選人名單之中,並且已經公示了出來。

雖然兩院都有院士推薦了寧為,但最終寧為還是只出現在了自然科學院的名單上。

這大概也是大佬們的意思,按照官方資料顯示,寧為畢竟還沒過25歲生日,這個時候來個雙院士,的確不太合適。

另外還有傑青的成果也已經通過了驗收,在評院士之前,寧為現在頭銜上也多了個華夏傑出青年的頭銜。百度百科第一時間將這個稱號給加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