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數學,無所不能(第2/3頁)

“哦,你知道大概的產品參數嗎?”寧為又問道。

小潘答道:“嗯,反正我們進行測試時加速電壓是200kV,設備的點分辨率是0.19nm,線或者說晶格分辨率是0.1nm,傾斜角範圍在±25°左右。”

寧為盯著電腦中的數據隨後指著樣品的底片問道:“為什麽底片上沒有標尺?你們是怎麽得出最終數據結論的?”

小潘立刻答道:“數據中有DM3格式的存档,另外我們也通過公式測算過,底片上給出了相機長度,根據公式Rd=Lλ,其中R是量取的距離,d是晶面間距,L是底片給出的相機長度,λ則電子束波長,為什麽使用的是200KV加速電壓,所以就是200 kV電壓的電子束波長,按照一般情況取的0.00251nm。”

然後又補充道:“這些數據都是經過反復測算的,肯定沒有問題。”

寧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句話絲毫不意外。如果能發現問題,老譚也不會專門跑到數學研究所去找外援幫忙了。

“在然後我們將一氯化碘通過氣相摻雜引入到纖維結構中。摻雜劑和纖維在室溫下在用氮氣吹掃的圓底燒瓶中結合。之後我們將圓底燒瓶密封並置於真空下,直到摻雜劑開始蒸發,並將其置於摻雜溫度下的箱式烘箱中。箱式烤箱用鋁箔遮蓋,以盡量減少光照。摻雜後,將圓底燒瓶從烘箱中取出並在水浴中冷卻,然後在冰水浴中冷卻,以促進摻雜劑在圓底燒瓶內壁冷凝和結晶,避免其汙染樣本。”

“這裏退火過程,是使用溫度控制器在真空環境下進行,爐中目標溫度分別為500℃跟350℃,對CNT纖維進行退火分別持續4小時。至此整個溶液紡絲纖維化的過程完成。”

寧為聽完小潘的解釋大致瀏覽了一遍整個過程收集的實驗室數據,隨後指著電腦上的數據問道:“這裏顯示你們使用光譜分析估算的EF值,這裏顯示四種退火樣品均發生E11躍遷,我看看啊~0.57ev,但在摻雜樣品過程中峰值明顯被抑制,這是因為泡利阻塞麽?你們沒有探究一下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

“啊?”這個問題讓小潘愣了半晌,也吸引了實驗室所有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寧為。大概是真沒想到他會突然問出這麽一個問題。

“咳咳……”小潘咳嗽了兩聲,然後看向他身後的實驗室同事。

“寧博士對高能物理也有研究?”聲音從身後傳來。

寧為回頭看了眼,是位跟張師兄差不多大的家夥,只是禿頂趨勢明顯比實驗室其他人要嚴重許多。

“這是實驗室的徐博士,主要負責構件彎曲試驗的。”小潘連忙介紹了句。

“稍微懂那麽一點吧,不多。”寧為謙虛地答道,關於物理他暫時還真不太敢用略懂這個詞。

本來寧為也想過要惡補一些物理內容的,但因為似乎一直很忙碌的樣子,之前在學校裏看過一本量子物理之後,對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經過一些發散式的思維了解大概,但真不敢說有太多了解。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了解。畢竟數學很多時候都在解決物理問題,比如他研究的NS方程就是在解決流體力學的問題。

“好吧,這個問題我們也發現了。並進行過研究,這種峰值抑制極大原因是EF值位於價帶內,導致了泡利阻塞。不過經過討論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跟我們遇到的難題關系不大。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測試四種樣品PF值始終遠小於構建材料模型需要的PF值,因為如果達不到模型標注的PF值,這材料就算研發出來也意義不大。”這位徐博士解釋道。

“同時我們也能確定模型標注的PF值是能達到的。因為合作實驗室曾經兩次意外得到過這個數據,但因為他們並不是具體研究材料的,所以對我們的幫助不大。”

寧為再次點了點頭,說道:“行吧,我都明白了。接下來什麽步驟,你們可以繼續講解了。”

……

就這樣,寧為在實驗室呆了五個多小時,順便混了一頓項目組的盒飯。其實飯菜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這大概率得益於燕北大學食堂對學生足夠友好,跟實驗室本身沒太大關系。

在寧為問出了一個極為專業的問題後,實驗室裏所有人態度明顯好了許多。不過對於寧為來說這些都是浮雲,他依然對實驗室裏所有實驗儀器極為感興趣,不厭其煩的收集著各種數據,這也是雖然只是虛擬演示,但整整浪費了五個多小時的原因。

早上十一點左右到的實驗室,等張師兄準備送走寧為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前期所有測試的數據也已經拷貝到了U盤裏,送到了寧為手中。

“具體情況寧博士應該已經知道了,不瞞你說,現在我們每天晚上都要分析兩到三個小時這些數據,但到目前為止還毫無頭緒。在不改變實驗方向的前提下,貿然開啟第八次實驗沒太大意義,所以其實這個事還是挺急的。而且你知道這本就是合作項目,另一邊也催得挺急的。所以譚教授才想著借助你們的專業知識,幫我們分析一下可能是哪裏出了問題,找出問題我們才好修正接下來的試驗計劃。”張師兄代表實驗室所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