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好巧的畢論選題

4000萬人民幣麽?

好像挺多的,但寧為並沒有什麽感覺。

不對,並沒有這麽多,扣完稅大概只剩兩千多萬了,其實也不算很多。

飄了……

其實寧為的心神卻沒完全放在錢的問題上,考慮著EDA項目終於找到歸宿,他想起了這個項目剛立項時跟余興偉一起立下的宏願,等到他們證明這款EDA軟件有現實意義了,再把那位韓教授請回來,讓他碼代碼到禿頭。

現在他馬上要離開項目組了,再不提這個要求,大概沒機會了。

一念至此,寧為便開口說道:“錢的事您看著辦就行,到是我之前挑中的那位韓教授,不知道現在還能讓他再回到咱們項目組嗎?”

“老韓?哦,到不是能不能的問題,主要是他現在自己申請了一個項目,正在忙著,估計沒有時間來這邊。”陸昌斌答道。

“哦?韓教授申請了個什麽項目?能說來聽聽嗎?”寧為挺好奇的問道。

雖然當時這位韓教授挺不給他面子,但寧為卻對這位教授觀感其實還不錯,也的確挺好奇這位教授選了個什麽項目。

“你對老韓的項目感興趣?你等等啊,我找一下他的開題報告。”說完,陸昌斌站起身,來到身後的文件櫃,開始尋找。

很快韓教授的開題報告被陸昌斌找了出來,遞給了寧為。

寧為很仔細的看了一遍,果然很務實。

韓教授的開題是一個關於縮短隨機行走算法時間的課題,跟人工智能的方向也有聯系,比如這類算法就涉及到機器學習模型中的采樣速度問題。

但很有意思的是,這個命題恰好跟一個困擾了數學界多年的一個幾何問題重疊。

這個幾何問題用日常語言簡單描述就是如果有一個西瓜,用什麽方法能把它平均一分為二,且還能讓它更長時間的保持新鮮度?

要讓果肉盡可能長時間新鮮,起意思就是要讓果肉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最小,也就是這一刀下去,要讓切片的面積最小,這當然是可以實現的。

但這又可以引申出一個更高級的問題,那就是三維的這一結果在高維空間是否也能成立。

用具體的數學語言描述就是,一個任意維度的凸體,如果用低一維的平面去平分,那麽是否存在一個常數c,讓凸體至少存在一個切面的面積大於c。

這就是在普通人群中並不算太著名但卻極具實用價值的KLS猜想問題。

生活中的三維空間這個命題其實很好理解。

因為無論西瓜長成什麽樣,總不可能在每個角度都長得如同細條。如果是長形的西瓜,豎直一刀切下去,切面就會較小,當然也可以用水平角度來切開它,這樣切面就會大上許多。

可如果放到更高維度,就不是這麽簡單了。

但大家都很清楚,數學家天生就不是能讓人省心的主,對於一個問題,他們總能從各種奇怪的角度來解讀。於是數學界又提出了一個命題,為什麽切開的西瓜要是平面?

能不能找到用來平分這個西瓜的最小曲面面積是多少?

這就是KLS猜想最為關注的問題。

隨著數學家進一步抽象,KLS猜想可以理解為這個西瓜在高維空間中的形狀就是一個封裝著氣體的容器,找到最佳切面就是尋找到這個容器的瓶頸。想象一下吧,如果西瓜在高維空間變成一個啞鈴形狀的容器,裏面有一個氣體分子在其中隨機運動,那麽啞鈴中間連接部分越細,分子就越難跑到另一側。

所以現在韓教授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找出在高維空間中這個凸的容器最細的地方到底能有多細。

說的更簡單更粗暴就是要證明是否存在這麽一個常數c,在任意維度這個常數c都是固定數值,如果有那麽就說明這個西瓜在高維空間不可能像一個啞鈴那樣,兩邊大,中間連接部分可以非常細。因為這個常數c決定了其形態不可能有那麽細的連接部分。

而如果無法證明這一點,那麽一切就皆有可能,氣體分子可能會在高維空間下長時間在容器的一側運動,很難到另一側去

所以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能對現有的計算機隨機行走時間相應優化。

如果放到數學上,這個命題如果得到解決,就能加速了對近似凸體高維空間下的體積研究。

但事實上這雖然是個幾何問題,可之前關於這個問題研究的突破,都是計算機界的科學家們做出的貢獻。

早在九年前,就有一位計算機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時利用隨機定位技術,來降低這個問題的維度上界,但效果並不明顯。

到了六年前華盛頓大學的兩位博士改進了前人的隨機定位技術,進一步將KLS因子,也就是用於描述瓶頸是否存在的因子,降低到了維度的四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