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期待(第2/2頁)

電影已經播放結束,沒有觀眾離開,所有人都耐心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熒幕上滾動的演職員表。

片尾曲接近尾聲,畫面裏跳出一行字幕——“特別鳴謝 張路羽。”

是了,陸少珩突然想起,這部劇本是張路羽和陳濯一起寫的。今天在飯局上還聽張路羽說起,陳濯將在她的新電影裏客串一個角色。

可見人和人的分量終究是不同的,他費盡心力辦法用盡,才把陳濯重新推到台前。而張路羽一句話,就輕輕松松讓陳濯再次站上大熒幕。

影廳內燈光亮起,陸少珩也重新通上了電源,他戴好帽子口罩,混跡在人流中一起離場。

今年的飛鷹獎即將公布提名,媒體正在大廳裏做隨機采訪,為頒獎典禮預熱。陸少珩從影廳裏出來時,一台攝像機正好杵到他面前,年輕的記者舉著話筒問他,是不是剛看完電影出來,對《長路》有什麽評價。

今晚陸少珩不想談論和陳濯相關的事,但不要錢的宣傳機會不要白不要,於是他沒有推拒,以熱心影迷的身份,一本正經地回答了好幾個問題,其中夾帶了不少私貨。

不知是這名小記者想搞點爆點話題,還是對陳濯有些個人成見,見陸少珩對《長路》贊譽有加,他生硬地將話風一轉,把陳濯和幾個新生代導演擺在一起對比,明裏暗裏踩著陳濯誇其他人,聽得陸少珩直皺眉。

最後,當記者將陳濯和一個品格格外低下的導演相提並論,企圖把陸少珩往他的評價方向引導的時候,陸少珩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直言道:“陳濯是新一代年輕導演中最優秀的,其他幾個,給他提鞋都不配。”

一句話撂完,他就不再理會記者的追問,徑直走向電梯廳。

陸少珩離開後,影廳裏的人群基本散盡,媒體一行人也打算收工下班。

就在他們整理設備的時候,空曠的大廳裏匆匆進來了一個人。那個人的個子很高,戴著帽子口罩,西服外披著一件外套,看上去不倫不類的。

記者正和攝影師商量著一會兒去哪裏宵夜,沒有理會他,繼續低頭收拾著設備。

忽然之間,職業的敏感讓他察覺到那個人有些眼熟。待他再擡起頭時,海報旁已經不見了人影。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