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特制科(第2/2頁)

豈不荒謬!

“若不然呢?”

他們心中其實也都是不願的。

但若是不同意,便需得先解決那林大郎在朝堂上提出來的問題。單只他一人,如何解決這各地茶樹種植一事?且當初不惜在朝堂上多次激烈爭執,搶著要人的是他們,便使得如今他們就是想放棄茶樹種植一事都不行了。

朝臣們也舍不得放棄,畢竟茶樹所帶來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朝臣們也可以言道,讓林大郎如過去那般將茶樹種植技藝傳播出來。可這樣一來,便又還是繞回到教授這個問題上。

而最要緊的是,朝臣們也都看出來了,那位林大郎今日並非是突然提出增設農學特制科,顯然他在這之前便已經獲得了永興帝的同意。

所以這些時日裏,對於朝臣們搶人一事,永興帝才會遲遲不曾表態。因為永興帝也根本不需要表態。

現在唯一能讓這些朝臣們覺得心裏舒坦些的,便是這官辦農學即便開辦起來,那些人便是參加後面所增設的特制科考核出來,能給予的官職品階都不高。

如那太醫署一般,最高官職者也不過是從七品下。

……

雖然官辦農學這事是林立文提出來的,但實際上最後負責這件事的人卻並不是他。因為跟上次的農事學堂時不同,上次是林立文私人開辦的,而這一次卻是朝廷官辦。

在這一塊,皇朝因一直以來便對農業很是重視。如那工部裏的屯田司,虞部司等,還有司稼寺,皆有農事相關的技術人員。

尤其是司稼寺,職責之一本就有負責農桑。

所以主要負責官辦農學開辦一事的是司稼寺。

不過負責這事的人雖不是林立文,但官學開辦後教學相關的事情,卻與他有關。

於是,林立文派人給姜旭送了信。

收到信件的姜旭,第二日一大早便從家中趕了過來。

林立文並非是拿茶樹種植一事去要挾朝臣們,而是這事確實就如他說的那般“以他一人之力,終究太過渺小。”

姜旭跟著林立文學了幾年,最要緊的是在益州負責茶樹種植一事上,姜旭也是全程跟著的。

“夫子……”姜旭從昨日得了消息後,整個人便一直處於一種強烈的興奮,以及恍如做夢一般的不真實感中。

姜旭原本是一個連字都識不全的窮苦人家出身。那時候,聽聞林立文創辦農學班,他都是抱著一種僥幸的心態來參加考核的。

考核的結果也不出意外,姜旭識字不全,並不在原本林立文給出的考核通過人選行列裏邊。

因為識字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實在是太難了。如姜旭,過去他那家中連飯都吃不飽,又拿什麽去念書識字呢?便是姜旭最開始識得的那些字,都還是他從自己的姓氏,還有在城中打雜時,偶然認識的那麽少許幾個。

但未曾想,林立文那時竟還願意再給大家機會。而且還不止一次,因為第二次考核,照舊還是有人沒有通過。

林立文這一次,又給了他機會。

在那些朝臣們眼中,這種特制科所選□□的人,官職最高也只能做到從七品下。但卻對於姜旭這般的尋常老百姓來說,是他們過去從未敢去奢望過的。

也因此這消息一出來,在民間瞬間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各地聽聞朝廷增設農學特制科後,好些在種地一事上有過人長處的,便免不了生出去京城試一試的念頭。

林立文善種地,靠的是他在穿越前所學來的知識。但他所學來的那些知識,卻都是經由一代一代的先人們努力而來的。

因此這世上,善農事者並非他一人。雖然那些人不如林立文這般靠著現代的機緣,博百家之長處,但少不了一些人有自己獨特的本事。

但將這些人的長處集合到一起,並將之傳播出去,受益的便是這世間千千萬萬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