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久違(第2/2頁)

他們只會巴不得收購價錢越便宜越好,人力勞作越便宜越好……因為這些所節省出來的本錢,最後可都是他們口袋裏的銀錢。

第一批果幹蜜餞成功換來了一大筆的銀錢,林立文還又讓姜旭過去跟裏正商量了一下,選個時間跟村民們一起對一下賬目,順便再讓裏正取出其中一部分的銀錢,先發予了村民們。

對賬和領錢這一日,林立文並不在。

事實上,林立文最近特別的忙。茶園大面積開墾的工作量並不小,如之前教授村民們制作果幹蜜餞的時間,都是他盡量抽出來的。

所以像給大家發錢這種事情,林立文完全用不著出現的場面,他自是不在的。

賬目做得很是清楚,對於不識字的老百姓,姜旭和村長還直接跟大家一一講解清楚具體的明細。

大家都對賬目表示沒問題,但就有一點。

這次姜旭給那些商者們送去時,也將林立文要捎帶給林家的那部分一並帶過去了。

對要將這批果幹蜜餞在北地京城銷售的商者來講,幫林立文捎帶東西確實要耗費一些人力物力,但他也並不是全無好處。

林大郎在京中的商業關系網,那可是所有商者們都極為羨慕眼饞的。如今林大郎願意在他的商業關系網裏幫忙推廣產品,甚至連這產品還都是他自己準備的,商者又哪有不願意的。

“大郎要些蜜餞為何還要給我們銀錢?若沒了他,我們哪能得了這般好的技藝,掙來這許多的銀錢,卻還來掙大郎的銀錢。所以要我說,這筆銀錢該退回去!”一村民大聲喊道。

“正是!哪能收他的銀錢呢!”

“退回去,快退回去!”

“……”

一瞬間,好些村民們都這般喊了起來。

大家便是再稀罕銀錢,也斷沒有拿了林立文的方子和本錢,又借了他的人脈關系,還去掙他銀錢的道理!

眼見著村民們情緒逐漸變得激動,姜旭便趕緊出聲與大家解釋道,這事是他家夫子定的。

畢竟林立文既是官身,拿了這些蜜餞也不單是給大家做推廣,林家那邊他還想借著這次機會送些過去。兩地之間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林立文便是有心想寫個信送點東西都極為的困難。

所以林立文拿了東西是不能不給大家銀錢的,若不然的話,這種事情沒鬧出來還好,但要是被有心人盯上,少不得要參奏一本了。

村民們聽完起初有些傻眼,但很快有人便道:“那大郎偷偷的拿,我們誰也不說不就成了麽?”

“對!我們肯定不說的……”

但村民們不說也不行,事情只要做了,就總會被人知曉。再者,林立文也不差購置果幹蜜餞這點銀錢。

莫說林立文在京中時的所掙得的家產了,便是來到益州後,年前他借著茶葉蛋,也從益州官大人們身上掙來了一筆。

益州這地方,能比林立文官職大的其實也就兩人。

劉刺史和都督府裏的王都督。

所以益州各官大人年禮送得不少,求茶葉蛋方子時的禮也重。這些加一塊,雖不能跟在京城那時候比,但是卻也足夠林立文在益州這幾年的花銷了。

要不怎麽說,林立文喜歡薅貴人們的羊毛呢?

實在是因為它們又厚又好薅啊!

又過了一月有余,益州商者們終於將第一批果幹蜜餞捎帶至了京城。

商者們其實比林立文更為看重他的商業關系網,因此他們幾乎剛一到,可謂是第一時間就先將林立文捎帶的那部分送去了京郊外的莊子上。

“我家大郎送來的?”

林家眾人聽聞這消息後,是又驚又喜。

商者倒並未多說什麽,只是將東西轉交給如今已是莊子裏的管事的吳六,便直接離去了。

至於具體的操作,林立文寫在了捎帶給家人的信件上。

“老大,一會你就帶著東西去一趟老二那裏。”林老頭在聽完信件上的內容後,便對著林老大這般說道。

林老大一邊應下,一邊當即就喚來了吳六,讓其下去吩咐人準備好分裝蜜餞果幹的物件。

給京中貴人們府上送東西,倒用不著林立澤與五公主那邊幫忙的。林立文雖不在京城,但是他的官身還在,這關系網也還在。

只宮中那邊,沒了林立文在京的林家辦起來稍許有些困難。

於是這一日,京中各貴人們家中果然都分別收到了久違的林家贈禮。

依舊是熟悉的林大郎送法,每一份的分量當真是少得讓這些貴人們忍不住又想喊摳門了。

當然京中貴人們除了想喊林大郎甚為摳門外,他們還想喊上一句,怎的人明明不在京中,為何那林大郎又來掏他們口袋裏的銀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