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計劃(第2/2頁)

到最後,其實還得當地的主官想辦法。朝廷也是知曉這些,所以才會默許這種灰色地帶的出現。

因此地方上的政績,不管是何名目,其實都逃不開其最終的目的——稅銀。

朝廷需要稅銀,增強國力。各地官府也需要稅銀,因為他們不僅有一大批的人要養。甚至稅銀征收不上來,弄不好還要遭到朝廷的問責吃罪。

於是好的府州縣城,官員們自是搶著去做。而下等府州,縣城等,那些官員們可謂是人人避之不及。

就好比當初的景縣。

景縣便是因為湖田水患之害,導致地裏根本無法種植農作物。於是老百姓跑了,稅銀自然征收不上來,導致當時的官府府衙裏,真就沒幾個官吏在。而彭縣令作為一縣的縣令,當時他家裏的好些事,那都得自家人去動手做的。

益州這地方便又大相同了。

對比起林立文曾經去過的西州,吉州,牧州等地,益州是最為富庶的。

而作為它富庶的主要經濟支撐——茶葉,劉刺史自是十分的上心。對於茶樹種植上的一些事情,他也是有些了解的。

林立文:“茶樹確是可以插杆種植的。”

針對於茶樹插杆種植與茶籽育苗的不同之處,林立文隨後也簡單的講了一遍。

如茶籽繁殖技術相對好操作,苗株適應環境性能較好……而插杆種植的話,操作難度會要高些,但是繁殖系數大,也能更好的與原來母樹上的性狀一致,因此采摘功效高。(1)

因此林立文也將他打算購置村子裏的古茶樹枝的事情,一並與劉刺史說道。

“雙縣茶村的茶葉確實不錯。”劉刺史點頭道。

茶村便是林立文之前去過的那家村子,因為那片古茶林的存在,他們村所采摘的茶葉量較大,品質又極佳。於是漸漸的,對外便有了一個茶村的名號。

而茶葉稅收之高,其實還遠超了林立文的想象。比如益州生產茶葉的四個縣城,每年所能增收來的稅銀甚至比朝廷全國征收的礦治稅還多。

在這般情況下,劉刺史自是對益州轄下主產茶葉之地都知之甚詳。那麽對於林立文想要購置茶村茶樹枝進行插杆種植的事情,他自是也同意了。

“那這苗圃的選地,夠了嗎?”劉刺史又問道。

茶樹種植上有茶籽播種與插杆播種的方式外,其苗株上,也有直播和選擇好苗圃,進行育苗後,再移植的方式。

這兩種都是可行的操作,可以根據當時具體的情況來選擇的。

但林立文這次來到益州,進行的是大面積的茶樹種植,因此他選擇的茶籽直播的這種比較簡單的種植方式。

至於文書上的苗圃建設,是林立文用來在茶籽直播後茶園裏的苗株出現一些小問題時,作為補缺存在的。因此培育苗株的苗圃面積並不需要太大。

“那行,一切便都交於林大人了。”劉刺史摸著他的胡須笑道。

至於整個茶樹種植中需要的人手和銀錢,作為富庶的府州,不缺銀錢的劉刺史更是表現的極為大方。

劉刺史直接言道,林立文只管放手去做,有任何需要他這邊都一定盡力配合。

當然這也跟林立文即將要做的茶葉種植,對益州稅收財政這一塊是有極大好處的原因在。所以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的,哪怕現在換了跟林立文鬧了隔閡的李家在,想來也會暫時丟掉過去的隔閡而笑著答應的。

但不管劉刺史是為著什麽,事情商議的如此順利,林立文也很是高興。他知曉時人講究男子留美須,也曾聽聞劉刺史甚為喜愛他留的胡須,此時見著劉刺史又在摸他的美須順勢便誇了幾句。

這一誇,劉刺史果然高興,還與林立文講起了美須的各種保養。

要知曉胡須跟頭發是一樣的,若想它長得好,長得美,不花點功夫去保養它的的話,是不可能長成劉刺史這般人人誇贊的程度!

只是對於劉刺史這般好心又熱情的分享,在現代養成的喜歡面部清爽幹凈的林立文,怕是注定用不上他傳授的那些美須法子了。

再者他下地幹活的,連臉都沒時間去保養,又如何有心思去管胡須。

劉刺史其實也在可惜,他對人的骨相這一塊是比較會看的。因此即便林立文因為常年下地勞作,導致其身材高大壯碩,皮膚黝黑,但劉刺史還是能看出其極好的骨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