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甜瓜(第2/3頁)

眾人越是這般議論下去,精神便越發的亢奮。

很快,這消息也跟風一樣的,快速飄散至周圍附近一些村莊的老百姓耳朵裏。

“真的假的?”

“那林大郎說的,事情還能有假的不成?”

“若真能如此,往後咱們雲縣的日子,便要好過了!”

“……”

畢竟林大郎的名號,他們還是相信的。先就不說家中那些農具了,如他來了西州後,教授大家的這些制肥法子,在施肥進地裏後,麥苗的長勢明顯有了變化。

即便眼下距離收獲還有一段時間,但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只要後續不出大的意外,今年麥子的畝產量必然會有所增長了。

另一邊。

與漢子分開後的林立文他們,此時也在說這引河道之水灌溉農田之事。

確切一點來講,是張五郎在向林立文詢問。因為只要是西州的人,便沒有誰會對水源之事不看重的。

若非之前還有漢子在,張五郎其實當時便很想問了。

此刻,張五郎詢問語氣裏,便不免帶上了幾分急切:“大人可是心中已經有了那河道引水的法子了?”

“確實如此。”林立文點點頭,沖著正一臉期待的望著他的張五郎說道:“此法子我其實早已匯報與刺史大人,故我等今日出來,一則是巡查麥地施肥後的長勢,二則便是巡查府城近鄰的雲縣與源縣的河道情況。待到巡查完畢後,便可回去與刺史大人商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了。”

就像之前反復說過的,西州最大的問題是水源。

所以教授當地百姓制肥施肥等,從來都只是林立文計劃裏的第一步。

實際上,前些日子各縣城按照他的吩咐,派遣衙役們下鄉傳授老百姓們制肥施肥等事時,林立文便一直在忙水車的制作。

水車這物件,林立文學過也了解過,但是卻沒有制作過。因此繪制水車圖,著實費了他不少的心力和時間。

一直等到各縣城的縣令將他們當地現階段的麥田施肥基本情況,統計完後上交到西州府州屯田司衙門裏來後,林立文那時方才完成。

林立文對各地的施肥情況進行查閱一番,便將這些數據分類統計好,做成文書交至刺史府去。

針對一些細節部分,林立文還在一旁為其仔細解說了一番。使得閆刺史對各縣城麥地的情況,也能了解的更為清楚些。

“有勞大郎這般費心了。”在知曉各縣城施肥後麥地長勢一片良好,閆刺史終於能松氣,笑容便也出來了。

其實衙役們下鄉後會這般負責又細心的教授老百姓,說到底還是因為任務完成度不同的嘉賞等級。

如在牧州時一般,完成度越高,嘉賞越多。而這些嘉賞,對西州的衙役們來說,最少都有他們平時一月的俸祿。且等到日後地裏麥子成熟,林立文還會根據各地區的增產情況,對他們進行嘉賞,所以這些衙役們又如何能不去盡心呢!

然林立文這一次來,卻不止是為著送文書和講解各地麥田情況。他便又拿出來了一張圖紙,遞到了閆刺史面前。

林立文所畫的圖紙,很是簡單明了。

閆刺史盯著看了大半天,除了看出這物件與車輪有幾分相似外,其實別的東西,他還真沒怎麽看出來。

好在林立文早考慮到這一點,因此除了圖紙,他還帶來了一份水車小模型。

這份模型是屯田司衙門裏的一位匠人,按照林立文給出來的圖紙,經過仔細研究方才制作出來的。

制作得特別用心不說,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十分的好。

閆刺史看著還是有點懵:“這物件還能將河道之水引出來?”

為何不能?

想林立文未曾穿越之前的世界裏的大西北,不就有明代段氏人將此物放置黃河北岸,將河水引出,灌溉於農田麽?

林立文還請求要來了一大木盆的水,直接對閆刺史進行一番如何利用水流沖力,進行引水灌溉等現場的演示:“大人請看,此物是真能將河道治水引出的。”

親眼見著水車是如何的在水流沖動下,自行的轉動,將大木盆裏的水引至旁邊的空地上的閆刺史倒吸了一口氣。

到後面,閆刺史更是整個人恨不得趴到那木盆上去細瞧了。

這時林立文便還說道:“此水車還可根據各地河道不同情況,再按需求制作成直徑不一等大小,也可制成單輛或多輛車等類型……”

閆刺史異常興奮了起來,連著大喊了幾個好,然後一把抓住林立文的手:“大郎,河道巡查之事……”

林立文立刻主動接話:“我這便找尋時間,去鄰近幾個縣城巡查。”

閆刺史也很直接:“引河道之水灌溉之事,便全權交給大郎你了。大郎若是有什麽需要,也盡管說出來。無論如何,我都一定想辦法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