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再次入京(第2/3頁)

果然。

待到第二日朝堂上,眾大臣瞧見的永興帝便是一副很是高興的模樣。

“諸位愛卿也一並聽聽,牧州交來的匯報文書吧。”最要緊的是,永興帝很想將林立文在景縣實施的官民合作共贏方案讓百官們都知曉。

朝堂上站立著的百官們,聽著吳大監的大聲宣念,臉上的神情也是越來越震驚。

他們震驚今年牧州各縣城官田與百姓們種植的各自畝產量,也更震驚景縣的變化,以及林立文的官民合作共贏之方案。

因為這方案在景縣實施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代表了林立文種田上的天賦,也如之前永興帝剛收到文書時說的那般,原來林大郎做父母官也是能行的。

既如此,如今又立了這般大功勞的林立文待回京時,永興帝若再度提起給他升職至屯田司郎中,讓他真正掌管一司主官一事,他們還拿什麽反對?

於是朝中一些大臣們開始沉默了。

而坐在龍座上的永興帝很是滿意眼前所看到的這一幕,也如了大臣們心中所想的,當即便派出一道聖旨,宣林立文即刻返京。

彼時,林家村。

林小姑此時已經回到娘家有近二十天了,她從最開始一見面便與林老太他們抱頭痛哭了一番,又與上面的兩個姐姐也終於得見了。

十五年未見,明明是年紀最小的那個妹妹,卻從了三姐妹裏最為老相的那一個。

林家眾人都抹著眼淚說她受苦了,更悔恨不已的表示,當初若是能再狠心些,沒讓她嫁給彭家便好了。

他們並不是嫌棄彭家家貧,若是真嫌棄的話,當初彭家可是逃難至林家村來的,又能有多少家產?奈何當時兩家相隔太近,林小姑與彭再橋兩個小年輕的日日面對面的見著,自己給好上了。

林家這邊瞧著彭家兩個老人為人還算明事理,彭再橋這小夥子也勤勞紮實,想著便是家裏窮些也無事,最起碼林小姑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

於是林家兩個老人這才同意的兩人之事,最小的林小姑也成為家中最先定下人家的那一個。

可哪知道,兩家才剛辦完親事沒多久,朝廷就發布了歸鄉函告。

且為了能讓那些已經在別地落地紮根的村民們願意接受返鄉一事,朝廷針對不同地區的歸鄉民眾,補償的田地與銀錢也大不相同。

而在當時,景縣的狀況是屬於最為糟糕的一處了。畢竟景縣湖田水患之害一直存在,當地人口本來就少。更是在戰亂的這些年,當地百姓們但凡能跑得動的差不多都跑了。於是那地方當時真就只剩下了一些年老者,多病者,亦或者是孤寡人家。

因此朝廷對願意返鄉回景縣的百姓的補償也是最為大方的。

彭家最終選擇返鄉,除了故土難離這一點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沖著朝廷返鄉發出的這筆補償。

要知道他們是逃難到林家村來的,因此在這裏他們的日子過得也很是艱難,倒不如拿著朝廷補給的銀兩與田地跟著大部隊返鄉去。

然銀兩總有花完的那一刻,而景縣湖田水患之害未能解決的話,朝廷補償的田地再多也是無用。

所以回了景縣後的彭家日子,是一年比一年的更為難熬。

林老太聽著林小姑的這番訴說,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淚又開始決堤:“我的翠娘啊,你才剛過三十沒兩年啊……你瞧瞧你這雙手,比你娘我的手來得竟還要粗糙。”

這話真不是林老太誇大。

林家自打林立文做官後,地雖還是種著一些,但多是請村裏的鄉民們幫忙種植,而他們自家卻是沒怎麽下地了。

家中也不缺銀錢,吃食營養都跟上來了後,林家眾人的氣色也全都好了起來。反倒是林小姑在景縣辛苦操勞十五年,身子委實虧空了許多,人自然就特別顯老。

與她一樣的,還有彭再橋也是如此。

另外他們的一兒一女,更是瘦到顯得人腦袋特別大。

林老太與林老頭哭完林小姑後,便一人抱著一個外孫說道:“你們大人我是管不了的,但是兩個孩子卻不能不管!後面你們若是想回景縣便自己回去,兩孩子得留我這裏,讓我們給養上幾年,把身體養回來……”

林小姑心中知曉,爹娘是找不到理由將她留下來才這般說的,便哽咽著說道:“爹,娘,那些苦日子都過去了!你們不知道,自打大郎來了我們景縣,大家現在的日子都好過著呢……”

至於如何好過的,林小姑可就有太多話想說了。

她還不止對林家眾人說了,還對著後面那些知曉她回了林家村,提著東西來探望的村民們也說得眉飛色舞!

“我們景縣,今年水稻兩季畝產量加一塊,可是有四百多斤!”

“我們養魚蝦,種蓮藕!”

“養得雞鴨鵝如今也陸續下蛋了……每天能撿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