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景縣(第2/3頁)

“未曾。”衡縣那人這般回答道,然他卻又說道:“雖未曾食用過,但卻親眼瞧見過。”

這下宿舍裏的所有人都好奇起來,紛紛詢問他是在哪裏見到的。

衡縣那人卻沒有直接回答眾人的問題,反而反問大家:“你們都不知大郎原是何處人嗎?”

景縣一人便道:“這我當然知道啊,林大郎可是衡縣人。”

這話一出來後,其余各縣城農家者頓時恍然,而衡縣眾農家好手便皆面帶得得意了起來。

原來早先林立文確實是將林家所留的糧種都帶走了,但那些是經林老頭他們仔細挑選出來的種子,其余一些收來的稻谷卻還是留在自家。

因此今年林家便是從那些谷子裏挑選出稻種,再次種植了這兩種谷子。

春季時,林立文又借著巡查便帶著錢秀秀回了林家村一趟,與林老頭說起了這兩種糧種的事,其中也包括了再生稻種植。

林家早熟田中,林老頭便也請人試著種植了一波再生稻。

前些日子剛抽穗時被林家村的村民們瞧見後,果然大為震驚。一傳十,十傳百的,等到消息傳開了後,衡縣許多的老百姓都跑去林家地裏瞧了熱鬧。

所以他們衡縣官田裏也有不少人跑去林家田裏瞧了。

當時林家也沒有隱瞞,不僅說了再生稻的事,也將林立文出發去吉州之前,交代他培育兩種糧種的事情跟村民們細細說了。並且林家還表示,村民們若是有需要的話,他們會按照普通稻種的市價售賣給大家。

只是有一點,這些早稻種子林家是按戶售賣,且每戶購買時最多不能超過二十斤。

這也是林立文當初巡查完準備離去時,特意交代給林老頭的。因為自家售賣的目的並不是為著賺錢,而是為了能讓衡縣這邊更多的老百姓來年都能通過種植早熟稻學會再生稻的種植,增加家裏糧食的收成。

既如此,按戶定量售賣就很有必要。

也因為林家這般去售賣的,因此衡縣這邊其實已經有很多老百姓都提前買上了早熟稻糧種。

那衡縣人還說道:“林家老太爺還很是心善……”

此次水稻兩收試種成功一事,永興帝的嘉獎為兩份。一份是給予林立文的,一份則遣派了使者去往了林家村。

使者的到來,使得林老頭又驚又喜。

因為那使者有說,此次嘉獎是因為林家將試種兩年的兩種糧種獻出,因此是特意嘉獎給林老頭他本人的。

嘉獎的三百畝良田是屯田司所管轄下的官田裏,因而屯田司也有一並派遣出官吏前來,很是恭敬的詢問林老頭想要那一片地。

林老頭便忙回答說哪一片都可以。

畢竟這是聖上的嘉獎,林老頭可不敢在裏面挑三揀四。

還是衡縣屯田司一主事笑著提議:“若不然,老太爺您選離家較近些的吧?這樣也好方便打理。”

於是最後林家便多了三百畝離林家村不遠的良田。

等到使者與丈量田地的屯田司官吏們離去後,村民們便又一窩蜂的跑去了林家。

林老頭便笑著告訴大家,凡鄉民們是拿來用試種再生稻者,他家願意將聖上嘉賞的三百畝良田給大家免租試種一年!

而林老頭之所以這麽做,一是聖旨上有鼓勵林家往後還要繼續好生種田的言詞,二則是為著更好的幫助林立文來年在衡縣推廣一事。

可不管林老頭是為著什麽,終究衡縣的一些老百姓有在裏面得了好處。於是大家便都誇林家老太爺心善,不愧是能教導出林大郎這般好兒孫的祖父。

此刻,林立文可不知林老頭會為了協助他來年推廣再生稻的事,而去用永興帝嘉獎給他的三百畝良田給鄉民們免租一年了。

在教授農事班學員們一段時日後,林立文突然在這日課堂結束後,將從景縣選拔來的這些農家好手單獨留了下來。

見著他們因被單獨留下一事而神色略帶些不安,林立文先笑著說道:“將你們留下不是為了別的,是我這邊有一些關於景縣的田地情況,想與你們詢問一番。”

其實早在之前巡查時,林立文便有注意到景縣的一些田地情況。景縣地裏位置緊挨著南縣了,但是巡查時,林立文只見其縣城的好些個村莊裏,當地老百姓所種稻田數甚少。

這倒不是說當地缺少水源,種不得水稻。實際上,按照林立文的巡查,這幾處村莊的湖田數甚多。

可湖田眾多便會導致當地多窪田。

窪田地勢很低,於是等到漲水季節,田中會因水多排不出,容易造成水淹。

因此即便當地並不缺水源,可依然種植不出好的水稻。且不僅如此,便是別的作物在這裏也很難種植好。畢竟對比其他的農作物,水稻是需水量較大的一種了。

所以牧州轄下一共十個縣城,其中只有一個下等縣,便是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