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早稻成熟(第2/2頁)

所以只育種一分地的秧苗,再怎麽提高谷子的出苗率,那也不可能種植得了二十畝的水田!

好在的是,林立文對稱呼上的事顯然並不計較。

他還笑著說道:“對,一分地秧床所育的秧苗是只能播種十畝。”

“那剩下的十畝地呢?不種了嗎?”見著林立文真的沒有怪罪下來,那人便又大著膽子繼續問道。

其他人也巴巴的朝著林立文看了過來。

對他們這些以種地為生的老百姓來講,地裏的收成是跟他們的命直接掛鉤的,所以也就別怪大家忍不住這份好奇心了。

“剩下的那十畝早熟稻田肯定是要種的,但是它得再換一種種植方式去試種。”說起種植上的事情,林立文整個人也精神了。

於是,林立文便又跟大家說起了另外一種可收獲二茬的種植方法——“再生稻”。

才剛六月中旬,那四十畝試種田裏的早熟稻谷果真成熟了。

瞧著金黃色的一片,被林立文特意請來一並驗收成果的崔刺史很是驚了一把:“竟真能早熟至此!”

林立文領著崔刺史察看一遍後,緊跟著便安排人開始收割。

其中有二十畝地裏面還有套種作物,眾人收割時需要注意。而還有十畝地,因著林立文的吩咐,大家便也需要注意收割方式。

於是到最後,只有十畝地是林立文準備真正用來種植雙季稻的,大家在收割時,動作才能快些。

對地裏的這些種植,崔刺史並不是很清楚。所以事情全都是林立文做的,但是每一項實施情況,所用銀錢等,他都會做成簡單明了的文書匯報過來。好讓崔刺史這個不大懂農業的人,雖不曾來過地裏,但是田地的各種試種情況,他卻是都知曉的。

這便也是崔刺史很喜歡林立文的一個地方。

然這也是林立文很喜歡崔刺史與嚴侍郎的一個地方,畢竟一個給錢給地給人都痛快,還全權由著他們做技術試驗者去隨意發揮的好上司委實很難得的。

待到收割完畢,馮文書將數據一登記完,便立刻朝著崔刺史激動又歡喜的說道:“回大人,此次官田試種四十畝早熟稻,一共收獲水稻一萬四千二百四十斤有余。”

雖這還只是稻谷剛收割來的重量,其中還有不少的水分與雜質。可就沖著眼下這畝產三百多斤的數據,已經可以當得上是大增產了!

“好!太好了!”崔刺史拿著馮文書交上來的數據,看了又看,眼睛愣是舍不得從上面挪開。

而因為收割完早稻後,那二十畝套作地裏的稻苗和豆苗也終於露出了全貌來。

見著它們長勢良好,崔刺史便很是高興的對林立文說道:“大郎,看來稻田一年兩收試種一事將大有希望了!”

其實要崔刺史來說,便是水稻一年兩收最後試種失敗,單早熟又高產這一事,林立文便算是立了大功勞了。

誰知這時林立文卻對他說道:“這一切還多虧刺史大人的全力協助。”

崔刺史便連忙擺手:“本官並未多做什麽……所以這分明是大郎你善種田。”

畢竟自己的情況自己最為清楚,他本就不善農事……而且真要算起來的話,崔刺史這還是第一次到田地裏來呢!

可林立文卻一臉的真心實意:“再善種田者,若無大人在一開始及時撥款與我,我此番試種根本無法開始。”

“哈哈哈!”於是崔刺史被林立文的這番話哄得更高興了,嘴上卻說道:“哪裏哪裏!”只是他那眉宇間愉悅的神色,全然顯露出他對林立文這話的滿意度。

見著對方滿意,林立文臉上的笑容也更深了些。

畢竟再厲害的技術人員,進行實驗時也絕對離不了金錢。且一旦試種成功,明年永興帝很可能要在牧州各縣城進行一系列的種植推廣。到那時,負責牧州各縣城推廣的人必然還會是林立文。他若是想明年推廣一事能順暢些,崔刺史的態度與配合就尤為重要。

有時候一些好的利民措施,還需要好的執行者才行,所以林立文也不介意多哄著崔刺史一些。

不就是投資爸爸嘛,還是個特別好說話的,林立文瞬間幹勁十足。他便還指著另外二十畝收完早稻的水田與崔刺史一一說道:“這十畝田地馬上便要翻墾,重新下底肥後進行插秧連種……而這十畝,大人您且仔細看,收割時我是特意命人保留下大半……看看這樣一來,稻谷還能不能再發第二茬。”

所以這種種植方法才會叫再生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