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豐收與購物(第2/3頁)

對方則坐在牛車上,一邊耐心的等待著。瞧見富戶過來,對方還微笑著打了個招呼:“你也是來買棉花的啊?”

富戶心中對此懊悔到不行,面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與對方回應了一下。便快速的調轉頭,趕緊去找其他棉地去購買了。

他怕自己再慢上一步,後面那些種植的較少地裏的棉花也購買不到了!

……

如這般的情景,一直持續了一個來月。直到吉州這十二縣城地裏的棉花最後一批也采摘完畢,這才結束。

那些報名試種了棉花者,這一年可謂是狠狠的掙了一大筆錢。

尤其是那周北的棉花,還真如林立文當初所的那般,最後此地的棉花棉質愣是要比吉州另外十一縣城來得還要好上許多。

一前來收購棉花的商者,在經過仔細檢驗與對比後,忍不住對這裏的棉花質量大為驚訝。詢問當地人其原因,誰知這地的老百姓一個個也不知是憨傻還是狡猾,都只說:“大郎說了,我們這裏的棉花就是要比別的地方好!”

見著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商者心中便有了一個計劃。他在收購完當地的棉花後,便並未離去,而是派人又將此地的情況探查了一遍。

最後收棉回家後,商者便與家裏人商量,說他想在吉州周北開辦一紡織工坊。專門用於收購當地的棉花,將其進行紡織加工後,再高價售賣給其他地區。

家中族人震驚:“當地棉花質量真有這般好?”

商者便直接換來隨從,將此次從吉州各縣城收購來的棉花,一一擺出來與族人相看。族人果然大驚道:“其色澤白如雪,其柔軟綿如雲,當真是從未見過的棉之上上品!”

“且我們還能借林大人那“大郎”的名頭一用!”商者如此說道。

而在此時,吉州十二縣城所管官田裏的棉花,也全都采摘完畢,並且將數據統計好,連著棉花一並送至吉州屯田司府衙林立文手上來了。

林立文又花了半個來月的時間,才把這十二縣城官田的數據,與送來的棉花數量和品質一一查驗並做好統籌登記。

自此,他這兩年的吉州棉花試種和推廣任務便算是基本完成。

這時林立文便笑著對林老二說:“二叔,你瞧瞧可有什麽吉州特產想買的,咱們最近便將它給買了吧。”

林老二一聽,眼睛頓時一亮:“可是能回去了?”

“應該是差不多了吧。”昨日林立文已經將十二縣城的棉花各類數據全都統籌登記好了,並將各縣城的一部分的棉花樣品也挑選出來,派人一並送去京城匯報給永興帝。

相信要不了多久,永興帝便可收到這些東西。而往後吉州棉花種植之事,各地區的老百姓均已將技術基本學會。便是沒了林立文,也能順利種植下去了。

所以不出意外,林立文覺得自己是能被調回去了。

“走走走!咱們趕緊駕牛車出門!”林老二開始變得興奮了起來,然走到屋內去銀匣子裏那錢時,突然又問道:“大郎,你那俸祿什麽時候發來著?”

林立文回道:“都是在每年年底的時候啊!”

“那還要好幾個月呢!”林老二嘟囔了一聲,又問:“大郎,你說我們現在將不需要穿的棉衣棉被等物拿出去售賣,這價格可還能行?”

對於這一點,林立文只說道:“價格或會下跌許多……”

畢竟吉州今年所種棉花已經上市,便是種植還未全面普及至每一個老百姓。可林立文也早早就預估到城中許多富戶,鄉紳官僚等,此刻怕是已將所需棉花都購置好了。

而棉這東西在吉州,一直屬於奢侈品。是普通老百姓沒錢,也根本不可能去購買的東西。所以吉州這邊的老百姓,在今年即便家裏有種植者也還是會用不上棉花。但沒關系,他們手裏多了許多的銀錢。

這些銀錢對老百姓來講,卻是可以用來換取明年種地所需的各種農具。這些農具置辦好後是能使得他們將地種植的更好,各類糧食產量都增長許多的。這對老百姓來講,是遠比身穿棉衣帶來的那點舒適,會來得更實際,更有用許多。

再者也就是晚了一年,待到明年冬日,林立文相信但凡種植了棉花的老百姓便也能有一兩身棉衣穿著了。

只是在這種情況下,林立文他們的舊棉衣舊棉被什麽的,若還想賣高價,那指定是不能的了。

林老二在知曉價格不高後,便熄了想售賣棉衣棉被等心思。只從銀匣子裏拿上不少的錢,與林立文一並駕著牛車出門給家人購置東西。

“皮子等物,咱們不需要買了。”林老二與林立文盤算著:“人參這類藥材,也不用了……”因為去年年禮,各吉州官員回贈了他們許多這些東西。

還都是上好的東西,林立文與林老二兩單身叔侄,自用是絕對用不完的。那些東西便都被林老二仔細的收了起來,拿回家去也是完全夠自家人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