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上報(第2/3頁)

永興帝雖知他此舉實乃奉承居多,但此刻他也確實被棉花一事而勾得熱血澎湃了起來。

待到第二日上朝之時,永興帝便在朝堂上說起了這事。

待群臣看過棉花樣品和奏折所寫內容後,朝堂上立刻變得一片嘩然。一群平日裏素來儀態端正的朝中重臣,一個個都變得神情激動了起來。

“荒地竟能種植棉花?還能如此高產?”

“我生平還從未見過這般品質的棉花……”

“若這種植之法實驗成功,其確實可行後,這林家大郎當賞,且得大賞!”

……

面對朝廷這紛雜的討論聲,坐在龍座上的永興帝一直都保持著心情愉悅的好神色。今日他還很有耐心的等到群臣們討論的差不多了後,才開口表示,實驗是一定要進行的,而林家大郎也是必要重賞的。

且不僅林家大郎得賞,便是牧洲刺史和衡縣縣令也該有所嘉獎。

畢竟這林立文乃是他們負責轄區的百姓,也是他們發現其才,並多次將其成果上報與朝廷的。

永興帝還笑眯眯的問大家:“那諸位愛卿覺得,這次該對林家大郎進行何種賞賜?”

“林氏家貧,臣覺得聖上便如上次那樣,多多賞賜他些錢財?亦或者是賞賜他家一些良田?”一大臣這般建議道。

“聖上不可!”幾乎他話音剛落,便有另外一位大臣站了出來,高聲道:“臣覺得,林大郎已為我朝農事上面屢立大功,再如之前那般只賞賜他錢財或是良田,未免有點薄待與他……”

“可那林氏大郎終究只是一草民,身上未有任何功名……便是聖上賞賜他旁的東西,只怕他也承受不住!”

“還未曾試過,你又怎知他不行?再者,這林大郎雖未有功名,可據說他也是在學堂裏正經念過好幾年書的!”

“念了好幾年書都還未能考取一個童生,這林氏的肚子裏又能有多少學識?”

“聖上要林大郎有那麽多學識做什麽?招他來是給聖上和天下百姓種地的,又不是讓他來給聖上做學問的!”

“……”

上一次,林立文想出來的各種好使農具在經過試驗後,永興帝決定對其嘉獎,然後來詢問眾大臣時,也是這般鬧騰了起來。當時有人就提議,林立文既然在農事上有這般的天賦,便該將他招來京城,在工部給他個一官半職的,這樣也能更好的為朝廷和天下黎民做出更多的貢獻。

可這事才剛被人提出來,便有人開始反對。反對的原因便是上面所說的,林立文身上沒有任何的功名,這樣的他不適合做官……於是鬧騰到最後,在眾臣們的議論和建議下,最終永興帝獎賞了林立文五千兩白銀。

但這一次,永興帝在眾大臣狠狠的爭執了一番後,才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開口問道:“不知諸位愛卿可曾還記得,奏折中一並寫上的棉花種植之法?”

可這些大臣們當時的注意力都在棉花質量,以及它的畝產數據上去了。至於種植之法,他們倒是掃過幾眼,可卻並沒有太過上心。所以印象是有,但他們卻知永興帝會這麽一問,必然是這種植方法中,有很是特殊又重要的地方。

於是朝堂站著的一大片大臣,開始皺緊眉頭,努力的回想先前所看過的奏折。

但也有臣子對那棉花種植之法上心了的。

“回聖上,臣記得。”在這時,之前爭吵中站招林立文入朝做事這一方的一位大臣便站出來回話道。

此人姓嚴,任職工部侍郎。

嚴侍郎在回話後,他還將奏折上所寫的棉花種植之法又大聲的背誦出來。

這一次,眾大臣都聽得分外認真了。

也正是因為他們都認真聽了,所以哪怕嚴侍郎都已經背誦完棉花種植之法許久,朝堂裏也依舊是一片安靜。

這時,龍座上坐著的永興帝再度開口問道:“不知諸位愛卿現在又是何想法?”

“回聖上,臣認為應該立即傳召下去,將林大郎速速招來京城!”嚴侍郎率先開口道。

之前的爭執在大臣們都知曉棉花種植之法後,已然不復存在了。畢竟此刻能站在這金鑾殿裏的大臣們,也是這世上最聰明的那一波人!

這些大臣之前的爭執,其實也是一種黨派之間的利益之爭。雖林立文只是一草民,可他卻是歸牧州王氏所獻上來的。

如林立文所立功勞越大,王氏一黨便也能跟著一起獲益。而他們這位坐在龍椅上的君王永興帝,是不會因為派系上的這種小爭執而生氣的。可這種爭執若放在真正的朝中大事上,卻是絕對不能夠有的。

林立文若只是想出一些好使的農具,亦或者是在荒地上種植出高產的棉花……他們已經得了設計圖和技術,便都有理由繼續爭執下去,可那棉花種植之法上面卻記載了一種育苗移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