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開荒神器(第2/3頁)

“果真不愧是大郎,聰慧到竟然連割草都能想出這般好使的農具!”

眾人在試過釤鐮鋤草後,皆都生出了這樣的感嘆。想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自認對地裏的活熟得不能再熟了,可這麽多年也無一人如林家大郎這般,竟能想出一個接一個好使的農具出來。

這不是聰慧是什麽?

然今日林立文帶來的還遠不止釤鐮這一樣農具,在大家將一片山地裏的雜草,藤條什麽的都除幹凈,林立文又拿耙頭將這些東西弄到一處去堆著後,拿出了第二樣農具。

“這個叫鶴嘴鎬。”沒等大家詢問,林立文主動介紹了起來:“適合在挖掘土石,或是鏟除樹根時使用。”

一般情況下,鎬頭做成兩頭尖,或者是一頭尖一頭扁平,中間是木制的把柄,它也叫洋鎬。(注2)

林立文定做的這個鶴嘴鎬,就把鎬頭做成了一頭尖一頭扁平的形狀。扁平的那一端使用起來面積大,而尖頭的那一端,碰上石塊等硬物時能更好的作力。

有村民在林立文介紹完後,拿尖頭的那端試了一下,立刻驚呼道:“這農具果真如大郎說的那般,連石頭也能敲碎或是撬出,這也太好使了!”

“寬的這頭挖起樹根來也比鋤頭好使許多,瞧我這沒費多大力氣,往日這難挖的樹根便挖出來了……以後有了這農具,豈不是我們也能去開墾荒地了!”

“是呢!大郎想出來的農具這般好使,便是我也想來開荒了……”

“就是不知這兩樣農具作價多少?”

“便是價錢貴一點,我也想制。”

“是呢,這般好使又能開荒的農具,縱使貴點,咬牙也要置辦啊……”

村民們此刻對鶴嘴鎬和釤鐮的動心程度,竟然遠勝之前的那些農具了。但這也能理解,因為原來的那些農具,它們便是再輕省有效率,可那些活計都是大家往年做習慣了的。便是沒有那些農具,村民們最多也不外乎辛苦許多,可那些地裏的活終究是能做完的。

可林立文這次想出來的這兩樣適用於開荒的農具,卻是能讓大家較輕松的獲取更多的土地。

須知一次開荒,這所開墾出來的土地便能讓他們一直栽種到身死,這也意味著那些土地日後年年都能給家裏帶來收成。

對這時候的老百姓來說,也再沒有什麽東西是能比土地更重要的了。

於是大家給林立文幹起活來也越發的賣力,因為林家所制作出的農具數量少,大家幹起活來時,竟然還爭搶了起來。

一人拿著鶴嘴鎬前端處手柄,對著拿著中端處手柄的另一人說道:“我之前應允過大郎,等他開荒之時,要與他幫忙的。”

“我也曾應允過大郎要來予他幫忙的……”

就是一些本不需要幫林家開荒,今日只是聽聞林立文又制作了一些好使的農具,想來瞧熱鬧的村民們,這會也參與了爭搶。

“之前與大郎學了那麽多好使農具,今日我怎麽也得幫襯他一下……”

誰都瞧見了這兩樣農具的好使,可越是這樣,他們便越想自己也來體驗一番。這樣他們才能更確定自己是否要學著林家去定做農具,也來開荒。

村民們這般爭搶著要使用農具幹活,最後弄得林家眾人就只能站在旁邊幹看著,地裏的活根本就插不進去!

而這還只是開始。

本來一整個林家村的人爭搶著幾樣農具就不夠大家分用的,到了下午,外村的一些人在得了消息,知曉林家大郎竟然想出了兩樣開荒神器後,因著地裏這段時間也沒什麽農活要忙,居然也有不少人跑來瞧熱鬧了。

待到這些外鄉人瞧完那些農具,知曉它們的好使後,外鄉人的心思也被勾動了起來,一個個的也在那大聲說道:“其實我們之前也得了大郎不少恩惠,如今既然知曉他要開荒,如何能不來幫襯他家一把……”

林家村尚且還有不少爭搶不到農具使用的村民們,頓時對這些不請自來,與他們搶奪農具使用的外鄉人,忍不住橫眉豎眼了起來。

而從這一日起,之後更是每日都有不少聽說了消息跑來瞧熱鬧,最後舍不得離去,甚至表示要幫林家開荒的外鄉人……於是在學堂裏上學的周夫子他們也聽聞了這事。

因著當初丟硯台打破林立文的頭,並趕他退學的人就是周夫子,甚至當時周夫子還對外沒少說林立文是“朽木不可雕”,“腦子愚鈍”……還直言如林立文這般,便是在學堂裏念上一輩子的書,也不會有出息的。

可林立文自打被他退學後,這短短時間裏,他竟想出了一個又一個好使的農具,使得村裏人現在都在誇“林家大郎聰慧”。

這份誇贊,可不就正好與周夫子當初對林立文的評價相左了麽?

但要只是這樣,周夫子倒還沒那麽在意。畢竟他自持身份,也不屑去在意日後注定只能做個地裏刨食的村野漢子的林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