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谷機(四)(第2/2頁)

林老二頓時就不再說那話了,舔了舔嘴角還殘留的一絲肉味,只站起來說道:“我去制打谷機去!”

縱然自家沒錢家那麽多桑田,可林老二瞧著大郎聰慧,能想出打谷機這般好使的農具給家裏掙來這許多的錢。他的二郎也不差,是被周夫子親眼瞧中,還願意減免一年束脩收做學生的。

相信有他們兩兄弟在,早晚有一天,他們林家的日子必能好上去!

林老頭和林老大也默默的站了起來,準備跟著林老二一塊去院子裏繼續制作打谷機。

這時,林立文突然喊道:“爺,爹,二叔,我有一事需得和你們說。”

第二日,林家村的人便聽說了一件事——林家那邊在收竹子和木頭。

於是得了消息的村民們立刻跑到林家來詢問,方才得知,林家確實是收竹子和木頭,但收的卻是要經過一番炮制的。

比如說竹子,他們收的是經過削制後的竹片。木頭的話也需要炮制成林家所需要的各種長條或者是方片才行。

林家收竹片的價格是三十片竹片一枚銅錢,木制長條或是方片的話,得根據所需大小不同,收來的價格也不一。

這些東西制作起來倒也沒什麽難度,甚至可以算得上簡單。屬於只需要肯去做,細心一點便誰都能做的那種。材料也易得,只需自己上山砍回來變成。

於是村裏人還真有不少人動心了,跑來林家表示他們想做這些掙錢。

面對這麽多村民找來,林立文只笑著對大家說道:“只要符合模型且質量過關,往後的三個月時間裏,我們都是會收的。”

除此之外,林家還招短工,需要的是力氣較大的漢子。做的便是最需要費力氣的那部分,利用模具,把蒸軟的木頭拉成脫粒裝置和軸承所需的半圓。

工錢也是按照計件的方式來給的,制作脫粒裝置的半圓是一枚半銅錢,軸承所需的半圓則是一枚銅錢。

其實原本林家其他人沒想著請村裏人做的,直到林立文跟他們分析了一遍。

林立文告訴林家眾人,現如今打谷機會這般好賣,是因為除了他們家再無人會制,且大家皆等著三個月後稻谷成熟需要用上。

可實際上,打谷機雖然比秧馬和麥釤制作稍微復雜一些,但卻不是難到別人看不破其中的訣竅。一旦等到今年的稻谷收割完後,打谷機的市場暫時退卻,那麽其他的木工也能把其仿作出來了。而且林立文沒說的是,如果他沒有推測出錯的話,等打谷機交至那牛車三人組後,所謂的制作方法要不了多久,怕是再也成為不了秘密了。

因此林立文要告訴林家眾人的是,他們真正能借著打谷機賺錢的時間,也就是在今年的稻谷成熟期前。

林立文把打谷機的價格定在較便宜的一百文,也是為了借助低價激勵眾人購買。再加上有之前創下的好名聲在,和林氏割麥隊幫他在各個村子裏打出去的廣告,已經足夠林立文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裏掙上一波快錢。

為了更有說服力,林立文甚至還又給他們細算了一筆賬:“……一台打谷機,若只有咱一家來做,需得費工一天半。那麽三個月的時間,撐死了也就只能做上六十多台……”

現在把一部位分出去,讓林家村的人幫忙做。雖然會減少一部分利潤,但也為他們掙來了不少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

只要他們能在這裏面賺的銀錢能比原來自己單門獨做更多些,那便是劃算的。而且分出去的都是一些零件,組裝這一塊還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也就不需多擔心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裏,會有其他人仿作出來搶生意。

林立文還說道:“這樣一來,咱們自家人也不必這般辛苦。”

林老頭雖覺得他之前說的話有理,卻忍不住對這一句話進行反駁:“咱們都是種地的莊稼人,這些都是生來該幹的活,哪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說法。”

“爺,種田不等於就一定是苦幹!”林立文也反駁道:“便是我將來開荒,您且瞧著吧,我也會想出更多好使的農具,把開荒變得簡單起來!”

這話直把林老頭堵得當下沖著林立文一個勁的吹胡子瞪眼。

然背地裏,林老頭卻十分得意的對著林老太說道:“終是大郎腦子聰慧,隨我,隨我!”

於是林老頭成功收到了來自於林老太的白眼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