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農具(第2/2頁)

原來是一個正在竹林裏拔野筍的老漢。

“大郎,你在這劈竹子做什麽?”老漢後背背著大半背簍拔好的竹筍,手裏還抓著一把,頭上頂著幾片不知在哪沾上的枯樹葉,沖林立文笑著問道。

林立文記得這老漢,之前學做秧馬和耬車時還來過林家。他先喊了聲“六爺爺”,才回道:“我想砍幾顆竹子,拿回去試著做個新農具。”

“要砍竹子做新農具啊!那你把柴刀給我,我來給你砍!”老漢說著,直接伸手過來拿林立文手裏的柴刀。

林立文本不想麻煩對方的,奈何老漢實在太過熱情,他推脫不掉,只能道謝:“那麻煩六爺爺了。”

“這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老漢在詢問過林立文需要怎樣的竹子後,拿著柴刀哢嚓幾下,就砍了一堆竹子。

還是林立文在旁邊忙說“夠了夠了”後,老漢這才停了手。然後又扯了旁邊的藤蔓將竹子捆紮好,還詢問林立文是否需要他幫忙送回家。

“多謝六爺爺了,我自己拿回去就好。”對方實在太過好意,弄得林立文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無事。”老漢擺擺手,砍幾根竹子而已,這活對他來講輕省的很。不過他對林立文說要做新農具的事,心裏也是好奇的緊,忍不住就問道:“大郎,你這是要拿竹子做個什麽樣的新農具啊?”

林立文如實回道:“是用來收割麥子的。”

老漢震驚:“竹子也能收割麥子?”

光靠竹子肯定是不行的,還是那句話,農具若想好使,大多都是離不開鐵的。所以才會說鐵的使用,是農具質料上最偉大的革命。(注1)

但在家裏銀錢不夠,使用不起太多鐵時,林立文只能絞盡腦汁盡可能的少使用,或者是利用家裏已有的一些鐵質農具進行改良。

“大郎,這些竹子只要編織成你圖中所畫的模樣就行了嗎?”林老二看著眼前的一堆竹子問道。

林立文點頭:“對,二叔可會編織?”

林老二木工上的活還算不錯,林立文也見識過了,但這編織竹子的事,他不確定林老二是否能行。

“這有何難。”林老二回道。

林立文圖紙中所畫的東西對林老二來講,真沒什麽難度。先就不說跟先前較復雜的耬車比了,就是比之最開始的秧馬都來得簡單。

畢竟秧馬好歹是個新物件,林立文若是不說,林老二一時還不知道從何下手。可這次林立文需要他制作的東西,林老二只是瞧上幾眼心裏便有數了。

於是三兩下的功夫,林老二便用竹子將林立文這次新農具的第一部 分給編織出來了。

是一個形狀狀似簸箕一樣的物件,不同的是簸箕都編織的比較密,但這物件卻是帶孔的,且孔還不小。在物件的前口處,還有一個“L”形的拐把。

林立文拿過東西一看,深覺林老二手是真的巧,做出來的這東西完全就是自己曾經見過的模樣,忍不住高興的說道:“二叔做的真好!”

“大郎覺得好就好!”林老二也格外的高興。

這第一部 分完成了,但還有剩下的三個部分。

其中一部分好弄,只需要一根結實的麻繩即可。剩下的兩部分也還行,把手那一部分對現如今的林老二也是小菜一碟了。

待做好把手後,便只剩下了最後一個部分,那就是裝在上面的刀片。

林立文對此心裏早就有了想法,這一部分倒也用不著再去縣城找鐵鋪定制,只需要把家裏原來收割麥子的長鐮上面的鐮刀取下來即可。

這時候的鐮刀做的還不像後世那樣,上面無齒輪,且呈長刀形。

待林立文將長鐮上的鐮刀,麻繩,還有把手都裝置到那簸箕一樣的物件上後,這件新農具便算是制成了。

林立文拿起物件試了試,覺得還算稱手,便高興的拿著去找林老頭了。

誰知林老頭瞧見這東西的第一句話便是:“大郎,你這可是饞魚了?便是饞魚,你這捕魚的物件做的孔也忒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