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耬車(三)(第2/3頁)

林立文上前一步,接過扶柄,當著村民們的面,驅使著牛開始勞作了起來。雖說在現代的時候,林立文用的是播種機,不過趕牛勞作這些活,他還是做過的。而且錢家借來的這頭牛性格也很是溫順,平日裏更是沒少被村民們驅使著勞作。

眾人便瞧見被牛拉著的耬車,真就跟林立文先前說的那般,一邊前進著,一邊把開溝,播種還有覆土的三樣活一並幹了!

它下面的三個腳,也真能一腳對上一排地!

大多數村民瞧見這一幕,哪怕有了林立文先前的解說,還是震驚到難以置信。於是有的村民便跑去了地裏,蹲下身子去瞧那耬車播種過後的地。

這一瞧大家便發現,使用耬車播種的地,每一次的間隔都均勻到恰到好處。再伸手扒開裏面一瞧,每個坑的深度不僅適合且高度幾乎一致,就連坑裏的種子數量,也幾乎相同。

這意味著耬車這個新農具它省時省力效率高不說,它的工作質量甚至比人工勞作來的更要好。

眾人瘋狂心動了,忍不住向林立文打探這耬車的制作。

卻聽見林立文說道:“這耬車跟秧馬不同,它的制作難度要比秧馬大上許多,我這一時半會只怕也跟大家說不清楚。而且白日大家還都需要幹活,我也需要時間檢查一下這耬車是否真的能達到一日播種十畝的效率……等到了晚上,大夥再上我家來,我給大夥再仔細說說這耬車,可好?”

“便是沒辦法做到一日播種十畝,我瞧著這耬車也差不到哪去!”有村民當即就說道。

“說的沒錯……果真不愧是大郎,腦子就是比旁人聰慧,竟是又想出一個這般好使的農具來。”

還有一些人,又一次拉著林老頭還有林老大,林周氏他們誇了起來:“你們家到底是怎麽教孩子的,怎的大郎就這般聰慧又能幹……”

眾人會這麽的誇,一是耬車確實好使,二是晚上還需要上林家去聽林立文講耬車的制作。有了上次的秧馬,眾人都不覺得林立文會在這事情上藏私。

於是這一天下午,好些村民都早早的收了工往家裏趕。歸家後,又快速的把餔食用完,齊齊的往林家去了。

林家今日也回來的早。

他家旱地攏共只有七八畝,其中一部分種植上蔬菜,還有兩畝地已經種植上冬小麥,再等一段時間便能收割了。因此今日真正需要播種的,攏共也才不到六畝地。在耬車的幫助之下,自然能早早收工。

而他們今日種的分別是不到兩畝地的黃豆和四畝地的棉花。

本地人以米飯為主食,但在水稻產量不夠全家人一年吃的時候,黃豆和面粉都是拿來充作主食的,而棉花除了自家所需,還要拿來繳納賦稅。

這裏田地征收的賦稅都不是銀錢,而是要求老百姓繳納實物。

村民們惦記了耬車一整天了,再聽說林家今日只花了半日多的時間,就把六畝地的播種全給種植完了,於是一個個的急不可耐的開始催促起林立文來。

林立文先出聲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把眾人帶去耬車旁,跟眾人說道:“有一件事,我得先跟大家說清楚,這耬車若想它好使,需得去鐵鋪定制下面的開溝器才行……”

然只這一句話,就使得亂糟糟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不少。

過了會,人群裏才有人問道:“大郎,這開溝器制起來得需多少錢啊?”

林立文:“這三個開溝器,一共花費了六百文。”

待到六百文這個數字一出來,有些人忍不住“嘶”了一聲。因為據林立文所知,他們縣城的縣令一年的俸祿也才不過糧七十石。(注1)

當然縣令俸祿裏面除開糧食,自是還有一些別的。這些不過是說明了,這裏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不是一般的貧苦。

便是林家前些日子靠著賣秧馬掙了些錢,但是在林立文剛開始說要錢制作耬車時,林老頭也是萬般不舍的。

於是這六百文猶如一盆涼水兜頭潑下,瞬間就將眾人想要制作耬車的熱情之火熄滅了一大半。

就在這時,站立在林立文身旁一直沒說話的林立澤突然問道:“大兄,咱家這耬車能否往外租用出去啊?”

一句話,引得院子裏的人全都往林立澤這邊瞧了過去。

林立澤趕緊又解釋道:“是,是我一同窗好友……他聽聞我家大兄新做出來能一日播種十畝的好農具,便讓我回來問問大兄,可否願意租出。”

林立文:“若是你同窗,自是可以的。至於這租用費用……因我這開溝器制作實在太過費錢,你明日便與你那好友說,五個雞蛋可租用一日。”

經過林家兩兄弟這一問一答,院子裏這會顯得更安靜了。

大家對這耬車依舊是心動不已的,可來之前,他們從未預料到這種情況,以至於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做何反應。責怪林立文嗎?人家還是願意把耬車制作方法告知眾人,是他們覺得制作開溝器的費用太高,心生猶豫。而既然林家花費這麽多錢才做出來的耬車,這就跟平時租牛一般,租牛需要物資,林立文以五個雞蛋一日的價格把耬車往外租,眾人也找不到立場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