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秧馬其物(第2/2頁)

綁好的秧苗也不像眾人那樣放田裏,而是跟稻草一樣放在“凳子”前面空著的前端處。一直到旁邊一圈的秧苗都被拔完了後,他這才把那些綁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往田埂上拋。拋完秧苗,再瞧著他雙腳稍微一用力,那“凳子”就帶著他往前滑行起來。

一直滑到還未拔的秧苗附近,林立文雙腳一點,“凳子”就停下來了,他再度開始拔秧。

把林立文這一系列動作瞧下來,眾人立刻就明白那“凳子”的好使之處了!

要知道往常拔秧苗拔上一段距離,既要往後退幾步去拿捆秧苗的稻草,又要往前行走。而秧苗生長期需要大量的水,人踩在秧田裏就跟踩在淤泥裏一樣,一踩一個大坑。不管是前行還是後退,都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

可林立文坐在那“凳子”上,不僅完全不需要那麽辛苦的在田裏踩來踩去不說,他還不用彎腰!

下過田拔過秧苗的人都知道,拔秧是最費腰的。

於是有人忍不住就問了:“大郎,你這坐著的是啥凳子?怎的這般好使?”

林立文等的就是眾人的這個反應!

於是他停了下來,笑著跟大家介紹:“我把這個東西叫秧馬,你們瞧我坐在上面,是不是有點像騎馬一樣?但這可不是凳子,是我特意想出來用作拔秧插秧時的一種農具……”

介紹的時候,林立文是特意強調“農具”兩個字的。為的不僅是讓大家擺脫“秧馬”造型跟凳子有一點相似之外,也為以後他再做出別的東西時,眾人不至於像今天先前那樣去想。

在介紹秧馬的時候,林立文還又示範了一遍秧馬的使用。

這下子,眾人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更甚至好些人從自家田裏跑過來,都圍站在林立文最近的田埂上,瞧的雙眼發光。

等到林立文示範完了後,人群中有人又問道:“大郎,你剛剛說這個秧馬插秧的時候也好使?”

“那當然了!”林立文拿起屁股下面坐著的秧馬,從秧苗田裏走到旁邊已經開整好,等待著插秧的空田地裏。

就著秧馬上之前拔好的幾捆秧苗,林立文再次給大家示範如何用秧馬插秧。

以往大家插秧,基本上一次是插兩排,且邊插邊後退。而到了林立文這裏,只見他人坐在秧馬上,一次卻能插四排!

插完面前那一片空著的秧田後,再瞧見他雙腳一用力,秧馬竟然開始向後滑行了起來!同樣滑上一段距離,林立文雙腳再輕輕一點,秧馬就停下來了。

林立文還跟他們說道:“拔秧的時候,我們是要往前行,雙腳就得往後使力……等到了插秧之時,我們是要往後退,雙腳就得往前使力……”

一番演示加介紹後,田埂上瞧著的眾人站不住了。

“哎呀,大郎,你快下來,讓我來試試!”

“先讓我來吧,我腰不好使,正需要這個!”

“我腰也不好啊……”

不怪眾人如此誇張的哄搶,實在是在親眼瞧見林立文這一系列的操作過後,一個個的對秧馬的好使是徹底信服了。

省力不費腰不說,關鍵還能提速!而且保守估計,起碼能提速一倍以上!

林立文滿意的看著眾人的哄搶,正準備開口說話之時,忽然耳邊響起一聲呼喚。

“大郎啊!”

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林老頭也從另一邊的秧田走過來了。此刻也跟其他人一般,雙眼發亮的緊盯著林立文屁股下面坐著的秧馬。

林老頭:“你爺爺我的腰也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