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切的開始,是一場雨。

沒有人想到那場雨會一下不停,會越下越大,一個月後,等城市排水系統無法負荷,積水越來越深卻無法排出去時,一切都太晚了。

花城的地勢高,喬青青家所在的小區的地勢是這片區最高的,當年開發時,打的廣告時坐享花城風光,一切盡攬眼下。

這樣小區,洪水最高時淹沒了六樓,而在其他地勢低的地方,已經淹沒到十幾樓了。

洪澇持續了近一年,然後是氣溫驟降40攝氏度,從秋季的22°直接降到零度20°以下,氣溫還在繼續下降,最低甚至到零下八十多攝氏度。

在那之後,災難到來時都毫無預警。人們回想末世伊始的階段,才發現災難在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溫柔”的,洪澇並沒有突然出現,至少前面一個月降雨給足了人們反應的機會。國家機器開始也應付得住,直到水位越來越高,各地都被泡在水裏……據新聞報道,除了西邊地勢高的省市,其他省市全都陷入水災之中。

等大降溫時,位於南方的花城都零下八十多攝氏度了,難以想象國土北方的溫度會是怎樣一個恐怖的數字。

在網購時,喬青青先購買避災必備物資,先下單了大量的桶裝礦泉水,因單子太大還跟店家談好優惠。下單後她再租了一個位於郊外的工廠倉庫,地址發給店家。

接著再訂購大米和面條、面粉、羽絨服棉被等保暖用品,照理說去糧食產地和批發市場買更劃算,這個星期下的都是小雨,得一個星期後雨勢才會轉大,等到洪澇形成,還有半個月功夫可以折周轉。但喬青青不敢冒險,要是困在路上回不來怎麽辦?買那麽多東西,在外地租倉庫收貨也不方便,不如在自己的地盤,到處都是熟悉的。她特地租的郊外倒閉服裝廠的倉庫,給了一個月一萬的租金,預付定金四千,離這個工廠最近的民居也有八百米,不怕被人窺探。

在前世她見過太多見財起意的惡性事件,連這個家也是被人盯上搶走的,她收集這麽多物資,絕對不能被人注意到。

這個時候也不用節省了,反正錢以後都是廢紙。為了買房,家裏已經攢了120萬,全拿來買物資吧!

一個小時後,裝地暖和太陽能發電機的師傅前後腳到了,喬青青將人迎進來。家裏開始動工,主臥裏的床櫃等能移動的東西都被她收進空間裏了,地板沒有貼磚,這就省功夫掀瓷磚了。這房子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了,但當年小區建房時用的是好料子,二十多年下來質量還很好,至少在上輩子被洪水泡了一年,又被冰雪凍了近兩年,等酷暑來臨時冰雪化凍洪澇再現喬青青被趕走,這房子都好好的。

“做好隔層,別影響樓下。”喬青青跟做地暖的師傅交代好,又帶著裝太陽能的師傅上露台。

她家在頂樓八樓,當初買房時附贈的閣樓,從閣樓出去還有一個15平的露台,前幾年排水不好,一下雨就淹。在喬青青結婚後,這房子被拿來做婚房,邵盛安帶著師傅將露台和閣樓的排水做了改良,這才好了起來。

太陽能發電機她買的是10KW的,免費安裝,最後價格定在11萬,她預付了兩萬定金。

看雨點小,師傅們做得還順利,喬青青下樓了。她環視著閣樓,閣樓低矮,最高處才兩米,冬冷夏熱不適合日常起居,平時都拿來放雜物,她看到一個箱子,過去將其拉出來。上面已經堆滿灰塵,蓋子打開,露出裏面一沓老照片。她一張一張翻,全是她和父母的全家福,從滿月到七歲。嗤笑一聲,她將照片丟回去,打算找個時間把她和她媽剪出來。

中午時,她定了七份外賣,和師傅們吃一樣的。

吃完飯,丈夫發來視頻邀請:“看,我上飛機了,飛機延遲了一個小時,一會兒我要關機了,你等著我,我國內時間下午五點左右到月城,到時候再轉高鐵,大概八點就能到家。”

“好,你趕緊回來。”喬青青在陽台接的視頻通訊,邵盛安只聽見背景音很吵鬧,卻沒想那麽多。空姐過來提醒他,他戀戀不舍地多叮囑一句切斷視頻。

沒有那麽多時間感懷傷秋,喬青青不停下單,量大的就發倉庫,量少且距離近的就發同城急送。快遞員冒雨陸續將她的快遞送進來,老小區沒有電梯,快遞員一個個累得滿頭汗。喬青青挨個給五星好評,還在平台上給他們打賞。

下午兩點時,來加裝水箱的師傅和改裝門窗的師傅也到了,一時之間,家裏上上下前前後後都是施工的聲音。

四點時,來量陽台露台尺寸的師傅上門了,帶著徒弟很快把陽台和露台的尺寸量好。因是老朋友介紹的,師傅也直接:“陽台是小問題,你這露台要封起來可要不少錢,我看你還在做太陽能發電機啊,那的確得透光,不過也不用非得用鋼化玻璃,用普通的鋁合金或者不銹鋼封住四周就行,價格低更實惠,頂部我從這裏給您接到閣樓這裏,都能封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