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惠寧三年四月初九, 慈寧宮。

軍情傳遞可比鄭玉衡回京的速度快多了,早在事情發生後不久, 董靈鷲就已經全然洞悉知曉了此事, 將傳回來的幾份軍情看了又看。

一則,是耿哲打了一場勝仗,擊潰數萬北肅軍隊,將整個朱裏阿力台部分割開來, 雖然走脫了一些潰兵, 但實際上敵方最有威脅的建制已經散了一個, 而且沒有能夠將人降服的主帥, 所以在實際戰場上, 整個阿力台部已經化為散兵遊勇,無法造成太大的殺傷力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果,原本向大寒江壓過來、配合六太子的乞列合赤部, 在得到戰敗軍情之後立即後撤,耿哲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地拿回了康州四郡, 而且康州北部的一片峽谷、緩坡……等等復雜的作戰地形,都被乞列合赤讓了出來,想必是短期之內並不想跟神武軍交戰。

這場提振人心的大勝之後, 因為要犒賞軍隊,百望關的糧草總調度徐尚書徐大人可謂是愁白了頭發, 盡力將糧草路線周轉過來, 跟得上行軍的速度。

耿哲拿到勝仗之後,雖為朝廷帶來了捷報,但他卻沒有請示班師, 而是繼續向北掃蕩, 深入不毛, 到達了前人未至的荒蕪冰封之地……異地作戰,因為氣候地形所限,軍隊的實力其實是要打折扣的,若非乘勝追擊,恐怕連董靈鷲都會皺著眉頭,給他下班師的懿旨。

但無論是董靈鷲、還是孟誠,京中朝野內外的各大官員,都知道耿哲的目的——他要在北肅的議和使者進京之前,看一看北肅的王庭,徹底打疼他們。

按理說,議和使者應當先跟前線的大將軍議,讓將軍回報朝廷,朝廷再下令,如此才是一套正確流程。然而因耿哲冷面無情,對他們的議和視若無睹,無奈之下,北肅只能派遣人遠道而來,親自拜訪大殷的國主。

這就是前線目前的所有情況。

除此之外,蔣雲鶴的回報也源源不斷地留在董靈鷲的案上,包括捉到六太子本人押送回京,以及尋到小鄭大人的事。

書信送到那一日,董靈鷲吩咐人給這位異國遠道而來的“客人”收拾出一個居所,以對待宗親子弟的規格整理院落,為得是泱泱禮儀之邦,不失體面和尊重。至於信上的後半句……

董靈鷲擡手在信紙上摩挲了片刻,凝望良久,好半天才放下,也沒說是好生把人接回來,還是怎麽樣個處理辦法,弄得慈寧宮上下都有些不安,不知道小鄭太醫一回來,這是要怎麽對待才合娘娘的意?若是鄭太醫失了寵,他們也得想個辦法幫一幫啊。

在如此情景之下,白日裏,董靈鷲與皇帝商議軍情軍機、家國大事,晚膳過後,又探問皇後的身體、將宮務一概瑣事粗略看過一遍……一直到初九。

六太子朱裏阿力台面見了皇帝,隨後被送到已經籌備好的院子中,按照百官的話,這叫做“請他來看看大殷的風土人情”。實則內外皆有人看管,並無隨意進出的自由。

鄭玉衡也隨之回京。

他先是回了京郊的院落。這地方是太後置辦的,他雖然不怎麽住,但到底一切設施齊全,可以讓他褪去邊境風沙,好好地洗漱更衣一番,再換上董靈鷲喜歡看的鮮嫩顏色的衣衫。

鄭玉衡的箭傷確實沒有傷到筋骨,只是動作還疼痛,但並不妨礙日常行走坐臥,他將手上的繃帶也拆下來,看了看結痂愈合的手指掌心,稍微松了口氣。

在外頭養不好,那是因為事端頻發,不是個安養身體的好地方,但回了京,這傷估計就好得很快了。

一切收拾妥當,小鄭大人攬鏡自照,嗯,他今年十九歲,就算被風吹了幾日,比之前應當也遜色不到哪裏去……於是鼓起勇氣,進宮服侍去了。

他悄悄進來時,王皇後才離開不久。

董靈鷲坐在殿內,案上放著一盅升騰著熱氣的藥。她扶著額頭閉眸小憩,半晌沒有言語。

鄭玉衡與門口的女使們見過了面,知道皇後已經離開,便悄無聲息地進來,跟從旁服侍的瑞雪姑姑眼神交流,走到董靈鷲身邊。

李瑞雪上下掃視他一番,示意太後娘娘剛小憩一會兒,讓他切莫吵醒,便抽身退到珠簾的另一邊,遠遠地觀望著。

室內靜謐無聲,窗牖嚴絲合縫,連一道風聲都沒有,其余陳設布置如故,每一處都在他心中描摹過百遍千遍不止。

藥盅上的白霧升騰起來,慢慢地暈散而開。隔著這道暈開的霧色,鄭玉衡凝眸望著霧色之後、輪廓微微朦朧的臉龐。

說是朝思暮想,恐怕都不足夠。實際上他都不敢去想,因為一旦想起對方,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道幻聽般的話,心中就會湧現出一股無比強烈地思鄉之情……他本無故鄉,只是她所在的地方,便成了宿命中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