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離開北地

顧誠失蹤的第三天,顧侯的人馬就到了,王朝陽既然願意放他們走,更早的時候就派了人去臨安通知了顧侯,讓他派人在通往北地的邊界處等著。新帝登基政權不穩,很多人都在觀望。少不得也有些人懷疑顧家將會成為下一個曹家。更甚者,有人猜測顧家會取李家而代之。畢竟,曹家當時不過一介文臣,憑借皇帝恩寵一路飛黃騰達,作威作福。而顧家就不一樣了,他們實權在握,隱忍有謀。雖然顧家先祖對權力不屑一顧,幾世幾代下來,誰還謹記先祖遺訓?誰能保證他們是真心實意輔佐皇帝,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誰人也不知道王朝陽暗地裏是否和曹家有何勾結,當初曹禮旁人都不投奔,直奔北地而去。後來不知是談崩了還是其他原因,曹禮失蹤。王朝陽以顧老太太做人質給顧侯送了一封急信要他親自過來說清楚,後來顧世子只身前來,未帶一兵一卒,大將軍府內扣押了半月,王朝陽不知為何又改了主意,放他們離開。

也許謝無苔同他吵了幾次,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誰人知道呢。

顧家老太太感覺被綁了個寂寞,她是有些看不懂王朝陽了。不過那樣一個聖人,哪個正常人能看懂他?

老太太懂得夜長夢多的道理,她年紀大了,認老服老,幫不上兒孫的忙,就絕不會做他們的拖累,她也不會自作聰明的要去一探究竟。讓走她就走,絕不拖泥帶水。

直到遇險。

逃跑的途中,老太太腦子轉的飛快。能在王朝陽眼皮子底下糾結一股勢力截殺他們,是王朝陽默許?還是北地已不如表面看上去被王朝陽一手掌控?

王朝陽不可能放了他們又殺他們,百害而無一利。更是多此一舉,腦子壞掉了才會這麽幹。

顧老太太自從被抓來涿郡就一直被關在小院,門都不給出。也無從得知涿郡的具體情況。

後來顧家來人了,雖然是顧世子,但作為顧侯唯一的兒子,分量可想而知。若王朝陽真的對顧家心存疑慮,大可一並關押。他是聖人不假,卻也是忠於大晉的忠臣良將。既然一開始沒有派兵將老太太安安全全的送回去向新帝和顧家示好,而是鄭重其事的問責顧侯。就不可能重拿輕放。這前後決策的矛盾就像是倆個人在拼命的拉扯。

顧侯坐鎮臨安,不可能親自趕來,來接老太太是顧家親信魏將軍,隨同前往的還有顧魏。

這段時間,顧老太太等人一直住在李富貴處。王朝陽一直沒再來,據說身體不好。

李將軍來接人,軍師親自見了來人,客客氣氣,又說了許多抱歉的話。

顧老太太見了自家人,心頭大定,又將世子失蹤的事給說了,直言讓魏將軍留下一隊人馬協助軍師搜尋世子下落。

軍師面露難色,言辭懇切,說顧世子在北地失蹤,他們難辭其咎,然而,若是顧侯的人馬大張旗鼓的在北地搜尋,恐怕大將軍會心裏不痛快。況且他們已經派人到處搜尋了,興許顧世子是遇到了什麽麻煩給耽擱了,讓老太太不要心急。

最後,一番商議,魏將軍留下十來人協助軍師找人,由顧魏統領,等著接應世子一並回京。其他人先行離開。

軍師雖略有不情願,也接受了。

至於那個顧世子先前執意要帶回家養著玩的小嬰兒,老太太是蠻喜歡的,大概是年紀大了,對小輩都有種天然的喜愛之情,再加上養了一段時間也生了感情了,也想帶回去繼續養。然而葉善不喜歡,甚至抵觸情緒非常強烈。老太太心思一轉,心道:是了,等他倆成了親也是會要孩子的。這要是帶回去了是當小丫頭養還是當閨女養?也就作罷。剛好看李富貴夫妻倆個對女娃疼愛有加,就問了他們的意思。

李娘子自生了大兒子後,身體有損,再不能生育,夫妻倆個一直覺得孩子少了,還計劃過等過二年生活再好些了,再抱養一個來養。如今倒是天賜的緣分。

兩邊一拍即合,老太太讓魏將軍給了他們些銀子,酬謝搭救之恩。彼此推搡一番,也就受了。

**

一行三人一起上了馬車。顧家來接人的馬車寬敞舒服,老太太和葉善一輛,傷勢未愈的謝無苔一輛。

軍師仍在規勸謝無苔,勸他留下。說大將軍只是嘴硬心軟,面上不肯低頭,讓他這個做兒子的先認個錯,畢竟大將軍這麽大的家業,也是需要人繼承的。

對謝無苔來說,從十歲那年,父親選擇救孫氏母子,而不管他們母子三人開始,他就已經對父親死了心了。這次不過是再死一次心而已,當下無甚留念,一臉冷漠道:“聶叔不必再勸。無苔既已改名換姓,便不再是王家人。此後山高路遠,只願各自安好吧。聶叔,保重。”

魏將軍上馬,亦向軍師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