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動員

“去新羅國吹牛,就說大唐掃清百濟余毒,當下已經派遣八萬精兵渡海前來熊津都督府,讓他們整備大軍配合打擊百濟!”

戰爭不是過家家,但劉仁景覺得李鴻儒就是在過家家。

大唐的援軍只有七千余人,李鴻儒硬生生吹牛皮吹到了八萬。

不僅僅是吹牛,李鴻儒顯然還要將新羅國拉下水,讓新羅國發動全軍沖鋒。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變故必然誘發熊津都督府、百濟遺民軍團、倭國、新羅國的巨大變動,導致後患難於收拾。

劉仁景雖然臉厚,但他心沒這麽黑,幹不了這種事情。

事情最終由裴守約接手,帶著數人充當大唐使者前往新羅國。

“師叔,你就準備坐穩都督職位吧!”

吩咐完裴守約,李鴻儒看著一臉不安的劉仁景,當下就是好一番勸說。

“你那兒給師叔留個地方,萬一師叔吃敗仗被朝廷砍腦袋,你得帶著我去桃花源養老!”

劉仁景尋思了好一會兒,最終只得提前安排自己的後路。

劉仁景沒帶兵打過仗,他所認知的戰爭也與李鴻儒打仗的方式完全不同。

但李鴻儒說的有理有據,甚至已經籌謀了一年有余,又將自己學生、親屬齊齊帶入,劉仁景也沒法阻止。

若朝廷支援哪怕是兩萬到三萬人,劉仁景也願意穩打穩紮,但朝廷的援軍太少了。

若不走奇兵險兵,援軍加上熊津都督府的駐軍只能形成防守姿態,而後慢慢等待大唐再次的軍事大行動充當後援。

這不是劉仁景想要的。

而且朝廷派援軍駐守,他這個臨時都督等待交接後也大概率回收。

諸多因素下,劉仁景最終決定走一步險棋。

“師叔放心,只要你沖殺到位,沒可能去我們那邊養老!”

“走走走!”

被李鴻儒一說,劉仁景還真行動了起來,開始整備泗沘城的駐軍。

前往新羅國的裴守約等人憑借一張假冒的公文和嘴炮勸動新羅國沖擊百濟遺民軍團,這會導致百濟遺民軍團對句驪國、倭國分別求援。

李鴻儒能勸住句驪國軍團拖延出發甚至不摻和,而倭國前往救援的途中則會與大唐軍團交戰。

事情看上去簡簡單單,但劉仁景只覺其中各種不對勁。

但事到臨頭,他退縮也沒什麽用。

畢竟李鴻儒為了這樁事情已經操心了近乎一年有余,疏通諸多環節後已經閑得發慌了。

劉仁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他很清楚大唐朝廷援軍到熊津都督府後的姿態,也清楚自己臨時的職位大概率到了頭。

是後半輩子沉淪邊疆還是奮勇而上,劉仁景覺得很好選擇。

他不知道這一仗後情況如何,但他必須去打。

只有打,他才能看到契機。

也只有打,甚至於打勝仗,他才能從平平無奇坐穩位置,甚至於不斷向上重新插入朝廷。

平素還算平靜的泗沘城中頓時熱鬧了起來。

“咱們大唐的援軍到了,大夥兒都準備準備,咱們得隆重去迎接朝廷的援軍!”

劉仁景也不說去打仗,他學了李鴻儒那一套,將準備打仗說成迎接援軍。

但該有戰爭器械必不可少。

“出門在外要預防百濟遺毒和那些蠻子突襲,都將刀劍擦亮,良弓利箭備足了!”

隨著吆喝,平素愁眉苦臉的守備軍們頓時喜笑顏開,只覺朝廷援軍到來終於要松一口氣了。

幾個朝廷小將湊在劉仁景身邊,滿臉都是興奮。

劉仁景也隨得大夥兒高興。

等到上了賊船面對蠻夷,大夥兒不想打也得拼了命去打。

箭在弦上由不得退縮,東海上也沒地方逃。

想到李鴻儒尋求的決戰之地,劉仁景只覺李鴻儒這些年不幹人事,盡尋大風險的事。

但相較於其他人拖拖拉拉的戰鬥風格,李鴻儒這種戰鬥風格在孤注一擲時又能獲得最大的戰爭利益。

不需要三番五次來回的爭奪,只需一次爭鋒就能平定禍患。

“可惜師侄被排擠在朝堂之外,但若師侄坐了高位……”

劉仁景想想李鴻儒的朝廷官員之路,他不乏屢屢的可惜。

但他後知後覺也感覺李鴻儒這類人走了極端。

李鴻儒可以孤注一擲,但大唐國不能孤注一擲。

這或許是李鴻儒能耐高超,但屢屢不得升官和任職重要部門的最大原因。

“先皇應該是怕他亂來,只怕是將一切都想好了!”

劉仁景噓唏一聲,隨即又有大聲吆喝的動員。

“那兩個魔君的實力如何?”

泗沘城的官宅中,直到開始彌漫不同的氣息,陶依然才止住了練劍。

她臉色淡然,不需要詢問李鴻儒,她已經清楚了李鴻儒準備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