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勝、負、平局

相較於李鴻儒在金鑾殿簡短的敘說,李鴻儒此時口中敘說又是另外一番模樣。

“你們居然能策反到茶镈和羅城的城主?”長孫無忌奇道。

楊素不願出風頭,李鴻儒也只得將茶镈和羅城的城主夏爾瑪說成是策反。

他這番話語被長孫無忌略有懷疑。

但能幫襯做如此多事情,也只有茶镈和羅城的城主叛變才能解釋。

“那個夏爾瑪呢?”太子問道。

“沒尋到他,可能在戰亂中喪了命”李鴻儒攤手道:“我覺得他大概率被阿羅那順的人發現後砍死了。”

“那委實有些可惜”太子惋惜道。

“夏爾瑪處心積慮助力國外的軍團,只怕是想趁亂分摩揭陀國一杯羹,他這是叛國的行徑,算不上什麽好人,死掉也好”唐皇搖頭道。

“父王說的對!”

太子轉念過來,頓時點了點頭。

夏爾瑪雖然助力了大唐,但對方的行徑與叛國無異。

出賣國家利益者的靈魂已經墮落到了一定程度,這種人看似對大唐有著大功勞,但又不能去用,甚至於交往時還要打起心思,免得被對方賣了。

提及夏爾瑪時,唐皇不免還教導了這位新太子數聲,提及提拔重臣時一定要注意品性。

摩揭陀國戰爭敘說完,也輪到了李鴻儒等人推動新王上位。

這其中有少許的曲折,而唐皇也開始波及其中。

這其中又有佛教和婆羅門教穿插。

這也是長孫無忌提及的平衡問題。

他們只是根據唐皇短短時間的感知下了判斷,待得如今則是有了正式的確認。

“沒想到居然是吐蕃國占了最大的便宜”唐皇感慨道。

一場大戰引發多面影響。

婆羅門回天竺區域和佛教爭奪,這其中占便宜的並非大唐,而是僅僅只出了一千二百人助力的吐蕃國。

松贊王這是沒有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最大的戰爭成果。

只是想得東土和婆羅門糾纏數百年的歷史,唐皇不免也是心生感慨。

“他們是真的命好”長孫無忌嘆聲道:“若是將來有追責,佛教定然會追責到我們這兒,而並非直接指向吐蕃。”

“那該怎麽辦?”太子急道:“東土應付那個婆羅門就折騰了數百年,若是再遭遇佛教的麻煩,豈不又是生靈塗炭的數百年。”

“雉奴不必心切,佛教又並非沒有來過東土”唐皇笑道:“他們一直和婆羅門較勁發展,往昔也不乏探入到達這兒,朕早就防著他們了。”

作為大唐王朝之主,唐皇往昔不乏與佛教保持默契的同盟關系。

雙方各取所需時,唐皇也不斷擺脫著身上的糾纏。

此時天竺天仙界秘境爭奪尚未落下塵埃,唐皇亦難知將來的走向。

燃燈佛潰敗,彌勒佛和如來佛依舊有著完整的實力。

大梵天被削元神品階,濕婆和毗濕奴則是長期未處於頂尖天仙界秘境中,實力有著緩慢的倒退。

雙方教派頂尖人物各有缺陷,這更多是看這兩方教派麾下實力的勝負交鋒,又有誰能勉強插入到第一階梯層次大修煉者的爭鬥中。

大抵是佛教大勝,婆羅門繼續回吐蕃國蝸居。

若婆羅門站穩跟腳,重新立於彌羅山秘境中,或許是與佛教漫長的對立。

而婆羅門大勝,佛教撤出靈山秘境,那又是另外一番後果。

這其中擺脫不了勝、負、平局的猜測。

對大唐而言,婆羅門和佛教在天竺打生打死糾纏下去是最佳。

但要落到某方大勝又或大敗,那也能接受。

婆羅門和佛教的佛陀菩薩都是數百年累積才形成的規模,但凡這些精銳死一個便會少一個。

若是折損到七七八八,這兩大教派便不算什麽了,難有對東土王朝的威脅可言。

只是仙庭……

考慮到另一尊龐然巨物時,唐皇不免也有思索。

諸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仙庭不插手的情況下。

作為大修煉者最多存在的大型秘境,仙庭具備著無可匹敵的優勢。

若仙庭鐵了心扶植盟友,佛教難有多少重大折損可言。

坐山觀虎鬥是一件很考驗耐心的事情,更是需要眼光窺探機會,也需要有把握時機的能耐。

唐皇最終搖了搖頭。

對大唐朝廷而言,發展的時間太短暫了。

他們對周邊國度有出擊之力,但在針對這些秘境勢力時,只是具備穩固守城的能耐。

東土的王朝向來是發展自身,少有主動去侵襲。

如李鴻儒這般去西牛賀洲攪風攪雨是極為少見的情況。

在這種孤例面前,唐皇沒有絲毫的經驗可參考,他更是缺乏足夠的時間布局。

一場詳細的講解在李鴻儒的唾沫四飛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