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頁)

年輕的帝王疲憊的揮了揮手,讓殿中候著的幾位重臣先退下了。

燕穆宸才走出臨華殿不遠,邊聽後面急促的腳步聲——

“誠親王殿下、殿下!”

他轉身瞧著李公公一路小跑,便立在原地等了下。

“殿下喲,您這走的也太快了……可叫老奴這追。”

李公公呼哧呼哧直喘。

“可是陛下有什麽事喚本王?大雪天的,你讓身邊的小公公來便是了,何必自己跑這一趟。”燕穆宸瞧著這位曾跟在先皇身邊多年的老公公說道。

“誒,殿下這話折煞老奴了。陛下的吩咐,自當是我這做奴才的要盡心不是?”

李公公待走進了幾步後,壓低聲音道:“陛下讓您帶尉遲世子來一趟。”

燕穆宸點點頭,並未多說,轉身直接向宮外而去。

要見尉遲昭,還是私下見……

誠親王心中琢磨,估計是想問問世子有沒有入朝的意願,更主要的應是想商量是否將翊親王的事告訴燕穆寧吧。

·

果然如他所想——

臨華殿內。

“世子在朕面前,不必如此拘謹。”皇上笑著讓行禮的尉遲昭起身。

尉遲謝恩後,便放開了些:“皇上傳臣來,可是為了安親王?”

“是,也不是。”

皇上看了眼誠親王,示意他開口。

誠親王端著茶盞抿了一口,問道:“世子,出身尉遲世家,想必對兵法和治軍之道應都頗有心得吧?”

尉遲昭玲瓏心思,一聽這話便猜出了幾分,他笑得真誠:“五哥,我雖出身尉遲家,但尚在孩提之時便入了京……就我那課業,嘿嘿,五哥您還不知道麽?”

他一說這個,皇上和誠親王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想當初尉遲昭跟燕穆寧在學堂念書那會兒,當真是皮的上天入地,可沒少挨罰。

尉遲昭也不欲兜圈子,屋裏坐著的三個人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也不必他說的太過明白。

他能猜的到,翊親王這次的事,必定會對一部分兵權有不小的影響,朝中的各個勢力也都在悄悄的看著風向。而他尉遲家,已有重兵在手,世世代代把守著大晟朝的西境,本就遭人覬覦多年,沒少在背地裏紮小針兒。

好在,他尉遲家世代忠心,幾任帝王也都是不聽信讒言,明理仁政之君。

這才有了他們尉遲家族如今的樣子。

而尉遲昭心知肚明自己留在京中到底是個什麽身份,他必不可能入朝。

一旦他在京中有了一官半職,那就是將自己的父兄直接推上了風口浪尖。

尉遲昭直接跪拜於皇上面前:“陛下之意,臣都懂。但不必陛下言明,臣不能、也不願,想必陛下也懂臣之意。”

“我大晟可用之人甚多,陛下就放任我做個閑散之人吧。”

說完,尉遲便長拜於地。

皇上默了許久,輕嘆道:“你啊,小小年紀怎的就心思如此通透。”

“阿昭,你自幼便與老七跟在朕身邊長大,你是個什麽孩子,朕再清楚不過了。”

皇上頗為惋惜的瞧著跪在自己面前的少年,“你一身本領若今生再無用武之地,你可甘心?”

正如皇上所言,尉遲昭是尉遲家的好男兒,一絲一毫不比他那兩位兄長差。此次恰巧遇著翊親王這事,皇上也是猶豫了許久想要讓他能有個一展身手的機會。

皇上既已經改口喚了他的小名,尉遲便也如兒時一般喚了聲:“二哥,臣弟所願不過是大晟平順,父兄安好。如此臣弟便無不甘。”

“但倘若有朝一日,家國有難,二哥需要臣弟披甲上陣,臣弟必定萬死不辭。”

尉遲昭字字鏗鏘,答得認真。

話已至此,這件事就已然有了定論。

至於另一件事,那便是誰都不願在燕穆寧面前提起的事了。可眼下所有罪責均已查實,沒有再拖著的道理。

“阿昭,還有一事朕想問問你的意思。”

皇上一提到自家老幺,就愁眉不展,“翊親王的事,你覺得到底怎麽跟老七說才合適?”

尉遲昭也發愁,他前日去安親王府上玩,正巧瞧見了燕穆寧午睡時被噩夢驚醒的模樣,他著實不忍心將這些事翻出來再往好友身上捅一遍刀子。

猶豫了一下,尉遲昭蹙眉道:“陛下若是放心,此事便交與臣弟,臣弟去與雲少堂主斟酌著,慢慢與安親王說可行?”

·

這件棘手的事,不知為何,最終莫名其妙的就落在了雲江離的頭上。

這會兒尉遲昭正蹲在嘉月閣門口,做賊似的跟雲江離瞪著眼:“你不說誰說!這事就屬你去說最合適了!”

雲江離立在院子裏,俯視著蹲得沒什麽形象的世子爺,擰著眉道:“現在不能說。”

尉遲昭要不是怕被燕穆寧發現,早就嚷嚷起來了:“沒讓你今兒就說啊!你選個合適的時機,慢慢、慢慢滲透,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