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和平招撫

朱由校說走就走,聖旨下發到勇衛營總督陳策那裏,勇衛營一萬余人,也很快跟著動了起來。

現在的勇衛營,早已經不是剛剛建立時的那樣了。

勇衛營歷經兩次擴建,自九邊精銳選鋒一萬余人,下設火器營、輜重營、陣戰營、騎兵隊。

在盔甲、軍械的優先級別上,勇衛營是高於京師三大營和九邊邊軍的。

王恭廠爆炸以後,正在重建,撤銷了以太監作為的廠監職位,改隸於軍器司,由軍器司派遣經驗豐富的火器專家負責管理。

產出的火藥、軍械,會直接被送往勇衛營,勇衛營挑選以後,才會被送往九邊,繼而才是其它衛、所。

除此以外,勇衛營在京郊也配備了專用的養馬場,擁有一萬多匹從蒙古進貢或是購買來的良駒。

這次因為事出緊急,勇衛營全員都跨上戰馬,總計一萬余名騎兵,兩萬多匹戰馬,自永定門奔出京師,直奔陜西省白水縣。

陜西,明末天災最為嚴重的一個省份,其次便是山西、湖廣、河南、山東,這中原五省,都可以說成是天災糜爛的重災區。

進入天啟七年,小冰河期引起的天災已經愈發嚴重。

自天啟六年十一月起,整個陜西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裏,無論朝廷發下多少的賑災物資,都是杯水車薪。

天災的力量遠大於目前朝廷所能賑災的極限,因此雖然大明的國際形勢日益強盛,內部卻依舊是矛盾重重。

到現在為止,陜西省大部已經連續數月沒有一滴雨水,二月初,白水縣又起了蝗災,以致田畝荒蕪、顆粒無收,饑民外逃、餓殍遍野。

這樣的情況下,饑荒更加嚴重。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下陜西境內疫病流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死人,餓死的、病死的,被官府催逼死的,就連遊醫都不願再去。

百姓死斃愈多,人人遷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

白水縣,更是整個陜西糜爛最為嚴重的地區,“草木盡,人相食”,農民“皮骨已盡,救死不瞻”。

盡管朱由校已經在天啟元年取消了課稅及雜稅,並且用在賑災上的開支在逐年增加。

戶部上奏稱,這些年下來,朝廷用於賑災和安置流民的花銷,到天啟六年年底已經和軍費處於持平狀態。

如果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賑災的開支會在今年超過軍費。

但事實證明,人心不足蛇吞象,就連人頭滾滾的洪武一朝都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前仆後繼,何況是現在這天啟一朝。

朱由校發現,除非是廠衛直管的賑災形式,其余各地所有的賑災物資幾乎都會受到層層剝削,地方官府仍然有很多在無視朝廷的規章制度,鋌而走險,巧立名目。

征收苛捐雜稅,濫用職權,這種事在如今已經是屢見不鮮,而且愈是職小位微的官吏,催逼百姓愈甚。

而無知小民,遭受到這種不公正的待遇,絕大多數都會遷怒於朝廷的無所作為,當今皇帝的酒池肉林。

由於一行人全部都是騎兵,自京師而出,一路疾行,離開畿輔只用了三天兩夜。

三月十二日,總算是抵達了白水縣的縣城外圍。

“陛下,這裏就是白水縣了!”陳策一旁說完,朝周圍下令道:“先派人到城中探聽情況。”

“是!”

話音落地,一名勇衛營騎兵拍馬而走,直奔城中。

白水縣據稱已經被造反的饑民占據,陳策擔當護衛皇駕的任務,不得不謹慎行事。

事實上,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便是在這裏和饑民打一仗,平定局面。

以勇衛營的戰鬥力和軍械配備,攻下一個被饑民占據的縣城,簡直跟喝水一樣容易。

當然,這是眾人最不想見到的情況。

畢竟白水縣的這批饑民,也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現在這個年頭,地方上都是個什麽樣子,他們心裏也都很清楚。

這次天啟皇帝親自下來,很顯然就是為了改變眼下的局面。

朱由校一手牽住馬韁,極目四望,在白水縣城的城頭並未發現任何一個站崗值哨的官兵。

白水縣城一點兒也不大,甚至在北方五省縣城中都是相當小。

城墻全由夯土所砌,仁宣之後一些重要城鎮開始將土城墻改建為磚城墻,白水縣由於地處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被劃入這一行列。

但是改建全國城鎮的工程耗費實在太過巨大,仁宣二朝過後,正統前後便是停工,其余歷朝也都是修修停停,至今也沒修到白水縣。

現在朱由校看到的白水縣城,還只是一座夯土的小城,城外一片空曠,一看就是個窮困潦倒的小地方。

很快,前往城內探查的騎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