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私鹽官有制

“陛下,我朝推行私鹽官有臣無異議,但是也要同時拿出一個章程,以避免近海百姓的生活因此受到改變。”

兩淮禦史站出來說道。

“近海百姓多有靠販賣私鹽生活的,私鹽收歸官有以後,這些百姓賴以生存的販賣私鹽生意就將被禁止,這會迫使這些百姓做出一個選擇。”

“要麽活活餓死,要麽繼續鋌而走險,與奸邪小人一道販賣私鹽,如此對朝廷不利!”

“這些事朕也都有過考慮……”朱由校微微點頭,道:

“自洪武年以來,沿海地區的私鹽屢禁不止,官商勾結成風,以至於地方腐敗,民不聊生,需要建立一個全新的體系來管理。”

“私鹽官有,會讓很多沿海百姓失去收入來源,朝廷需得盡力救濟,為這些百姓安排取出,以供養家人。”

說到這裏,朱由校在心裏嘆了口氣,看起來無論是什麽改革,都不會是一帆風順,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處。

推行私鹽官有,長遠看來會為朝廷帶來大筆利潤,可這一議起來才知道,和發展火器一樣,還是需要先投入大筆的人力、物力和資金。

何況這種改革很可能為地方百姓的根本生活帶來較大改變,如果處置不當,就可能像歷史上崇禎年間裁撤驛站那樣,出來個“李自成”被迫造反。

語落,階下百官再次熱切的討論起來。

“陛下所言極是,臣提議於沿海之州府設巡檢司,梳理鹽務,由京統一調配各地巡檢,以絕貪腐之風。”

“張侍郎說的雖然不錯,然過於片面,下官提一個增補。”

很快有人站出來,補充說道:

“巡檢司自古有之,乃為交通要地聚兵之所,此回再設,如果重名,很容易讓各地官員及百姓誤解,莫不如更名為巡鹽司,也好將朝廷理鹽之決心昭告天下!”

朱由校點頭,開始在心裏仔細琢磨。

有明一朝,對沿海鹽務早有治理,但卻一直沒有達到什麽有效的管控,盡管朝廷明令禁止,如今各地販賣私鹽,依舊是泛濫成風。

其中固然有朝廷未設專門的衙門有司機構管理的原因,但是更多的,還是地方官員與私鹽販子之間達成的所謂某種協議。

這種不成文的規矩在各地都有,地方州縣官員一般兼理鹽務,也知道私鹽乃是一大暴利,碰見了基本都會睜只眼閉只眼,只看銀兩進賬,卻毫無所為。

既然決心治理鹽務,也就要有一並治理貪官的準備。

想到這裏,朱由校擺了擺手,待殿上逐漸肅靜,才是說道:

“巡鹽司這個提議很好,除此以外,朕還打算在蓬萊設立一個稽鹽署,一體轄制各地巡鹽司。”

“要盡快統計山東及兩淮沿海之處現有的官辦鹽場,多少在冊鹽田,每年能產多少官鹽,這些朕都要知道。”

“這件事,就交由東廠去辦,魏忠賢辦事,朕放心。”

說到這裏,朱由校還是不得不感嘆,這個時候,方知魏忠賢的得力之處,這種事要是交給別人去查,還真的不是很放心。

至於較事府,由於較事府在暗中發展,每一人都是死士,所以發展的極其緩慢,到現在也才幾百人。

這種涉及到全國沿海城鎮的大事規模太廣,較事府的體量還遠遠不夠,錦衣衛也不行,現如今只有番子暗探遍布天下的東廠,才有這個能耐。

想到這裏,朱由校將眼眯了起來,本想著是不是要把東廠也從魏忠賢手裏拿回來,現在看,還得再等等。

魏忠賢,還有他的用處!

“陛下聖明!”群臣紛紛山呼。

……

散了朝會,朱由校也沒回乾清宮。

臨朝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基本上有什麽事兒,在朝會上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百官討論,政策直接下發,上通下達。

如果大家集思廣益的話,朝會不失為一個了解地方,及時作出應對的好方法,可事實就是,自嘉靖以來,朝會已經漸漸失去了效用,轉而成為文官們揮灑筆墨、結黨相爭的戰場。

這樣的朝會,自然上與不上都是沒什麽用處。

臨朝以後,一些官員的疑問都已經得到解決,乾清宮的本子比往日少了許多,這也就讓朱由校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後宮看看。

說是回後宮,實際上朱由校直接就來了坤寧宮。

“二位娘娘,陛下來了!”

還離的很遠,坤寧宮的掌事女官徐氏就瞧見了天子的尊駕,忙出聲為裏面的兩位小主提醒。

為什麽說是兩位?

因為這個時候,裕妃童靜兒正陪著張嫣在坤寧宮說話,後宮裏沒有什麽別的樂趣,女人們也都喜歡閑話家常。

對於朱由校,兩女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首先相對而言,明顯張嫣更得寵幸,而且他也不止一次在後宮爭端中表明支持,這也讓張嫣由最開始的陌生,變得漸漸有了一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