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南治夷之問(第2/2頁)

初擬為二,問帝王之心、問帝王之政。

殿試,又稱禦前對試、策問,屬於科舉諸試中等級最高的一級,能走到這一步的,多少都有些真才實學。

朱由校初見這兩個題目,也是眉頭緊皺,一頭霧水,這也太籠統了,能問出什麽來?

有明一代,策問的題目千篇一律,國家之政、帝王之心,或是古今禮議,不少考生猜都猜得出來。

天啟二年的殿試,狀元是個叫文震孟的,好像也有盧象升吧,朱由校記得這個人,是文官中少有的全才。

垂眸望著手中奏疏,很快,朱由校的批復下去了,意思很簡單,不準,這題目得改!

本來,禮議、政論等策問題目,應該是可以的,但皇帝那沒過去,肯定也有原因。

大臣們能到這個位置上,自然都有兩把刷子,內閣、禮部互相一合計,很快有人提出一個新的策問題目。

來殿試的,都是天下間所謂精英的士子。

皇帝不是剛親征西南回來嗎?那正好,讓這些人品評一下朝廷於西南施行的新政!

比如強行改土歸流,再比如,開辦學社,讓土司人民學習漢語、漢化,普及基本文化。

朱由校再一見到這份題目,二話沒說,當即準許。

皇帝這邊一點頭,天啟二年的策問題目就算定下來——問西南夷訓之政。

出題的人都是本朝大學士,學識上不會有半點問題。

這道題目,看似簡單,實際上政治性很強,也很考驗士子們的發散思維。

考卷上的答案,可以輕易分辨一個人是否具有真才實學。

朱由校有些好奇,題目一換,文震孟還能不能當上壬戌科殿試的狀元?

魏忠賢得知這個消息後,樂得是捧腹大笑,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內閣的這些閣老們,也在向自己學習。

學的還挺快!

這回策問,學問上的東西魏忠賢不懂,可殿試上去問皇帝的西南之政,這不是讓那幫士子猛誇皇帝嗎?

你做言官的,可以靠抨擊時政來爭清流之名,這些參加殿試的士子,哪個不是為獲得皇帝肯定,從而功成名就來的。

這幫老不死的,一個個也是老奸巨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