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遼東動靜

營中,朱由校煩悶地將塘報扔在桌上,壺裏的茶水,起初還是溫熱,看過塘報後卻早已冰冷。

隨行的官校正要將茶水拿了去熱,卻被皇帝制止,徑自倒在杯子裏,一飲而盡。

朱由校感受到這股涼意從口至喉,才覺得舒暢許多,冷哼道:“神宗皇帝早就準了各藩宗室子弟所請,閑著沒事兒幹的,可以參加科舉改變困境。”

“可他們呢,到現在連一個進士都沒有。參加者寥寥無幾,這是朝廷沒給他們活路?”

“這是他們咎由自取,過慣了頹廢的日子,走不出來,也不想走出來!”

皇帝震怒,眾隨行文武都面面相覷。

其實這話確實也對,朝廷早發現宗室子弟眾多,中下層的宗親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很難做到。

為了緩解他們的困境,也做出了相應努力。

萬歷十八年,萬歷皇帝正式規定“名糧諸宗及無名糧庶宗”可以參加科舉來改變困境。

萬歷二十二年,萬歷皇帝又準許宗室之中除將軍、中尉外的宗室子弟放棄爵位,並以儒士的身份參加科舉考試,考中者可以獲得出身資格。

萬歷三十四年,萬歷皇帝進一步放寬限度,諭將軍、鎮國、輔國中尉以下的宗室,俱得與生員一體應試。

“進士出身者,二甲選知州,三甲選推官、知縣。其以鄉舉出仕者,亦照常除授,俱不得選除京職。”

萬歷一朝,確定了除親王和郡王外,其他不願受封的所有宗室成員皆可以放棄宗室俸祿,參加科舉。

中式者根據其出身資格授官,但同時也規定了不願意放棄俸祿參加考試的仍然由朝廷作養。

這是很人性化的規定,但萬歷皇帝三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卻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大多數的宗室子弟,不想放低身段與生員應試。

過了二百多年養尊處優的日子,大多數宗室子弟已經習慣了這種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由於不得出仕和從事四民之業,宗室子弟大多不學無術,在與普通寒門仕子的同榜競爭中沒有任何優勢。

相比於混吃等死的日子,通過參考科考出仕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歷十年的寒窗苦讀,讓很多宗室子弟望而卻步。

大多宗室子弟寧願繼續頹廢下去,也不願意走科考之路。

這時,一名錦衣衛走入大營,低聲說了句什麽,朱由校聽後冷笑幾聲,道:

“你去告訴寧藩宗室朱慎,伊藩宗室朱統,朕知道他們想報效朝廷,不想無所事事,朕給他們機會。”

“諸多宗藩子弟,吃不上飯,沒有田地,但是想一展才能、抱負的,都可以從事工、商,參加科考。”

“朱慎、朱統做個表率,考個進士出來,給朕,也給天下人看看!”

“就從洛陽開始實行,以觀後效!”

“遵旨!”官校得了諭令,即轉身離開,出了大營翻身上馬,直奔往京師而去。

這名官校退走沒有多久,朱由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營外又來一名專傳急報的較事,進門即道:

“陛下,東江毛文龍探得奴騎動向。”

朱由校蜷著雙腿,將自己身子縮進毛質細密的皮草中,微微怔了怔,旋即接過這份急報看起來。

隨著目光上下遊移,眉頭也緩緩蹙起。

毛文龍報的,就是這七月裏遼東發生的事。

東江軍密探滲入後金軍得知,努爾哈赤亦從關內漢奸密信知曉西南叛亂之事。

獲悉大明皇帝禦駕親征,為西南戰事所拖,努爾哈赤隨即召集後金諸貝勒大行議事,前幾日終才決議,召集大軍南下。

這次奴兵的目標,正是毛文龍所在的皮島。

對後金來說,沈陽未能占據,廣寧功虧一簣,全都是拜毛文龍在後偷襲所賜!

探聽到關內目光聚焦西南,京畿兵力抽調一空,努爾哈赤自然想趁此機會,一舉拿下東江,順便一起收拾了朝鮮,以免除後顧之憂。

毛文龍的奏疏上語氣十分緊急,他在奏疏上寫,這次奴兵不比尋常,幾乎是傾國而來。

東江軍苦於兵事,近來才剛有好轉,根本抵擋不住奴兵如此聲勢浩大的反撲,如果朝廷不盡快支援,新收復的義州,怕又要再丟。

義州一丟,大明與朝鮮的聯系就此切斷,東江軍還要一直退回島上。

朱由校剛剛看完,熊廷弼、洪承疇、孫承宗的奏疏幾乎在同時送抵大營,所說的都是遼東戰局。

熊廷弼、洪承疇於遼陽召集諸將,升帳議事,統合意見,主張趁老奴不備,調遼東軍大張旗鼓地進攻撫順,為東江軍減輕壓力。

兩人也在疏中言明,此番只為牽制,不做長久之功,一旦老奴折返,大軍隨即退回,再度固守,以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