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3/4頁)

皇太後並非是不能通融之人,可想到陸佳氏原是一個漢人的出身,就算如今被擡旗了,但其家世不顯,在後宮有嫻貴妃的情形下,想要越過這些老牌妃子,著實是不行。

但陸佳氏為皇上生下兩個子嗣,憑借皇寵,勉為其難也能登上皇貴妃的位子。

這幾年來皇太後也是看明白了,皇上死活都不能被她說動進出後宮,慶貴妃又是個不肯理事的人,對她的話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過也是,換作是她年輕的時候有先帝的這番恩寵,哪會將人給推出去,早就恨不得將旁的妃子都譴退了。

各有各的運道,各有各的能耐,只能說她的際遇是在兒子身上,而慶貴妃的際遇是在皇上身上了。

乾隆十六年,慶貴妃於儲秀宮內生下一個阿哥,為皇上的十一阿哥永珍,據說自打生下來,小阿哥的身子骨就極為康健,是個能養得活的。

在殿內等候消息的嫻貴妃知道這個消息後,心裏好一陣不知滋味,她心知這一局是自己落了下風,慶貴妃有兩子在身,又有皇上的恩寵,即便家世不顯,爭那個位子都是綽綽有余的,終究是她想要的太多了。

終究是陸佳氏得了皇上心意,此後皇上眼裏就放不下其他人了。

果不其然,在孝賢皇後孝期剛滿三年時,乾隆就正式將慶貴妃冊封為皇貴妃,以副後的身份代為中宮執掌後宮之權,三位貴妃在旁輔助皇貴妃。

或許從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漢女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吧,更別說是在這麽短時間內了,皇貴妃進宮以來,先是最不打眼的陸常在,再然後為慶妃,生下皇上最為寵愛的十阿哥,晉封為慶貴妃,之後又生下皇上的幺子十一阿哥,憑借皇上盛寵成為皇貴妃,區區幾年就走上了後宮妃子或許一輩子都不能熬到的位置,在外人眼中看來可謂是時也運也了。

當初的那些舊人——舒妃同魏貴人熬上了,兩兩相處無處不矛盾,嘉貴妃近些時日身子越發不舒坦,舊疾復發,純貴妃的三阿哥始終沒能再得皇上一絲釋然,但比起前世的境遇已經好上許多了,如今能和大阿哥永璜一齊出入朝廷,當個朝廷臣子了,而嫻貴妃除了會同宮裏面的幾個妃子說說話,就是在禦花園走動。

魏婧薇不曾與她們有過什麽非常嚴重的矛盾,雖心知自己的到來除了將一些人的命運改變了,也沒有改變一些人的命運,嘉貴妃照樣是在乾隆二十年逝世,底下的八阿哥永璇養在嫻貴妃身下。

而在乾隆二十五年時,純貴妃也因病逝世了。

趕在這年,皇上又一次大封後宮——皇貴妃多年執掌後宮,無處不用心,還為皇上生下兩個康健的阿哥,謂之芳流彤史、母儀用式於家邦,當得母儀天下之範,即昭告天下正式冊封為皇後。

乾隆上輩子沒成全的心願這輩子總算如願以償了,他終於能讓婧薇成為自己名義上的妻子了。

當然兩位貴妃逝世,這後宮高位又一次留了空缺,愉妃生養過五阿哥,就晉封為愉貴妃,與嫻貴妃並立後宮兩貴妃,而四妃位空三人,便讓婉嬪升妃。

此後就等十阿哥永瑞長成了。

皇上對這個兒子是極為嚴厲和疼愛的,所幸永瑞也擔得起這份壓力,能文能武,不曾落下一方功課,還同自己的親弟弟永珍感情好的很,早早就離了皇額娘的儲秀宮。

兩兄弟在五六歲時去了阿哥所,偶爾還會借著閑暇時候去陪伴皇額娘,免得皇額娘孤單——

盡管這份孝意總是被皇上當作是一份多余的心意,皇後有他陪著就是了,哪用得著這兩個兒子在一旁湊熱鬧,有這個時間回阿哥所,早些時候完成功課不好嗎?每每這個時候聽完皇阿瑪的呵斥,永瑞也只能帶著弟弟灰溜溜地回了阿哥所。

魏婧薇笑道:“皇上這般說永瑞和永珍這兩個孩子,到時候他們要是不回了,妾身必定是不理會皇上了。”

“婧薇,朕哪是趕他們走了,這為人兒女者就是要聽得長輩訓斥,不然到時候朕同你出宮後,就沒人管著這對兄弟了。”

乾隆搖了搖頭,心道到時候他可是要同皇後一齊出宮隱居的,這朝廷政權遲早都是要交到永瑞手上的,現在不多長些記性,到時候就沒人幫他了。

這根本就是借口吧。

魏婧薇眉眼微抽。

好吧,她就不該指望這人能說出什麽好話的,分明是不會養孩子的人,哪像聖祖爺養出的孩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阿哥是個能耐的,公主也是厲害的,至於輪到皇上這兒,能守住就無所謂了。

……

乾隆二十八年,十阿哥永瑞被皇上冊立為皇太子,是年迎娶朝廷重臣傅恒嫡女富察氏為太子妃,皇太子是中宮所出,冊封皇太子這事兒倒是沒人有意見,只是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這富察氏的皇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