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2頁)

但弘時性子偏激,有幾次還真被八爺黨說動幾次,認為自個兒的阿瑪是個不好的,長兄也是個不講兄弟情誼的,便喜歡在朝廷之上與弘旭作對。

弘旭不與他一般計較,弘時卻以為當事人怕了他,更是挑釁上頭了,直到弘昊在府邸院子給他套一整個麻袋狠狠揍了一頓,這熊兄長才沒了戾氣,只顧哼哼唧唧的,可心疼壞了他的養母和生母。

烏雅氏和李氏頭一次把目標對準外人,不窩裏內鬥,齊心協力把弘昊告到四爺面前,恨不得敲鑼打鼓讓旁人看看她們的兒子受了多大的冤屈。

雍親王雖喜聞樂見這一幕,表面上還是做出一番嚴肅的模樣,罰了弘昊禁足一個月,同時也表示弘時不懂禮數,不會禮讓兄弟,弘昊都還是他弟弟,作為兄長的怎麽可以同弟弟計較呢,便意思意思了一下,讓弘時也留在屋裏反省兩個月,再加上罰抄經書百篇。

如此就算是公平之舉了,兩方人馬都有罰,誰也挑不出過錯來,雍親王表示很滿意這個局面,完全無視了李氏和烏雅氏憋屈的模樣,到魏婧薇屋裏誇了又誇,說她教子有方,連帶著把自己明裏暗裏誇贊一番,弘昊長成這個模樣,他這個阿瑪還是挺會教孩子的,直把魏婧薇耳朵都聽出繭來了。

雍親王還是高興的很,畢竟自己兒子向著自己的政敵什麽的,足夠讓他覺得丟份子了,好在弘昊機靈,替他把弘時性子掰過來,至於弘昊是親自打了他兄長這事,他又沒親眼看見,左右不過是兄弟幾人感情好,打鬧間手腳沒個輕重罷了。

弘時這事也就這麽扯過去了。

康熙五十九年,弘時和弘昊的婚事也提上議程了,先是弘時的婚事,再然後是弘昊的婚事,倆兄弟在同一天裏先後被皇上下達旨意。

弘時的嫡福晉是郭絡羅氏,為三品官品級能特嫡次女,弘昊的嫡福晉是博爾濟吉特氏,為科爾沁郡王班第之女,畢竟雍親王的格格大都下嫁到京城,滿蒙和親的責任就在弘昊身上體現出來了。

好在弘昊不太在意,唯一郁悶的也只是自己的媳婦能不能聽的懂他說的話,他習得滿蒙漢三族語言,就是怕這博爾濟吉特氏只會滿語,額娘反應不過來。

況且大嫂和二嫂都是在額娘面前盡孝的一把好手,他還挺想博爾濟吉特氏也在額娘面前多多盡孝,替他刷刷存在感,畢竟他前朝之事的確忙,都不能常常陪伴在額娘身邊了。

好一番郁悶後,博爾濟吉特氏還是如約而至,從蒙古科爾沁一路遠嫁到京城,這小姑娘還挺有意思的,整天圍著弘昊轉,小夫妻見面後對彼此挺滿意的,如膠似漆過了好些時日,之後博爾濟吉特氏對京城的事物哪哪都感興趣。

鈕祜祿氏和瓜爾佳氏也樂意教五弟妹如何管理後宅,只要她們親弟妹是個易相處的,不會耍小心眼,其他事情都好說話,她們的夫君都是同母所出,自然是不比同四弟妹的生分,相反,還得要多多處感情才是。

康熙六十年,在這一年裏皇上冊封雍親王為太子,四福晉成了太子妃,魏婧薇也成了太子側妃,同太子妃等人正式入住紫禁城內新建的太子東宮——

魏婧薇心想自己的到來終究是使得原主的身份有所轉變了,若是她還是走原主的路,成了當今皇上最寵愛的漢妃密嬪,怕是怎樣都走不到如今的地位吧。

自己最小的孩子會早夭,陷入朝廷政權之爭中,活得最久的兒子會認他人作阿瑪,她一輩子都不會得到兒子孝順的機會,轉眼就在紫禁城四四方方的天空下過完一生,這日子說來多無趣啊。

介於弘旭與德妃的感情和睦,德妃倒是沒有同雍親王生份,加上康熙帝在最後的日子裏專心把弘旭帶到身邊教帝王心術,奠定了太子和其長子的地位,在康熙帝最後一年病重傳位給太子之時,十四阿哥已成為擁護太子的存在,德妃同太子妃一齊穩定後宮。

太子胤禛的即位顯得順利無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年終六十九歲,於此同時,太子胤禛繼承皇位,成為大清下一任君主,次年改年號雍正,為雍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