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頁)

“張氏一族許多年未有族長,先祖之時,人丁姑且不如今下興旺,尚且有族長理事,咱們這一支張氏能有今天,焉知不是先祖齊心協力創造下來的。張氏零散多年,今人丁興旺,也是時候重新推舉一位族長,以此帶領大夥兒更好的發展。”

“難得今日齊聚一堂,大夥兒可自行推舉出族長來,票數多者為定。”

張世鑫代為主持了大會,雖說是在會上說的族長一事兒,但是留下來的族親得知要說事時大抵上都猜到了始末,張世鑫是讓大夥兒自行推舉,說的也不過是體面話,大家心裏頭都有數。

張氏這一支族大抵都生活在雞韭村,倒是也有幾個在別的村子亦或者是搬到了城裏住,但大總體也還是在村子裏。

這兩代上沒有族長,後世子孫的也就越發的疏遠,來往肯定是不如有族長時走的親近,為此說起張家,村裏人都曉得是人丁不少的大家族,日子也過得不似揭不開鍋的人家,但是提起來也不會像敬重懼怕地主人家一樣,原則就是因為知道張家是散的。

散的遇見事兒就不好給族裏人開口,族裏人也不一定會前去幫忙。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若是親戚不時常來往,有條關系紐帶系著,那還不如沒有關聯的鄰居,原就是因為鄰居擡頭不見低頭見,時常都有來往。

有族長對於大夥兒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此番好處太平盛世裏大夥兒都能吃口飽飯過日子時作用顯得不是尤其的重要,但是在天災之年便知有宗族相互扶持的好處。

去年旱後雪災,張家各戶沒聽張放遠囤炭火的,過冬時沒少厚著臉皮上張放遠家裏去借用炭火礙過了冬,今年開春家裏沒有糧種的,又求到了張放遠家裏,為此此次曉茂成親才這許多的親戚都來了,尤其是叔公那邊一房的年輕人。

為此提出來推選族長,諸人心裏是願意的,至於說要自行推舉,大夥兒心裏也有數,無非是說的客套話,眼下出除了張放遠,誰還能去接下來這個擔子。

大家很默契,說了些好聽話,摒棄前嫌,選擇性忘記了以前張放遠浪蕩時人人嫌的模樣,推舉了張放遠。

“既是大夥兒信任,我也便認下這樁鄭重之事,但話我今朝便說在前頭。”

“今日大夥兒既舉薦下我做族長,往後便要聽從族中安排,不可無事生非,各戶皆恪守本分,若是做出不齒之事,族中定然也不會庇護;自然,張氏重新凝聚,定會相互扶持,讓大夥兒都吃口飽飯。”

張放遠昨日便想了安排:“各房趁此機會也推舉一個房長出來,一則是輔助族長做事,另一則各房有何瑣事,先行報告於房長。”

兩個祖輩叔公得知要選族長,雖知道內定人選是誰,今日還是挪動過來了,小輩不在場倒是無礙,上行下效,以後都會懂得,但是立族長,卻是必須得到長輩的認可。

張放遠的基業張氏族人都看得見,兩個叔公養老在家,雖未曾時常與張放遠打交道,但是多少也是能聽家裏的後輩說張放遠是何等本事,今見宣告的威勢,竟是不輸他們這些活了幾十年的老東西,為此也更是滿意。

“放遠說的不錯,管理族務不是一人之事,各房要選好房長協同族長。”

長輩都發了話,大夥兒也更為的信服張放遠。

以伯公一代,分了三房,他們這一房張世鑫年紀最長,也就選了他,另外兩房也是選了年紀最大的。

一應選舉後,大夥兒各自發言說了點。

人選用完畢後,過了人定,大夥兒才議論著今日的選舉散了去。

事情定下以後,張放遠又有的忙了。

兩個崽子要上學,張放遠先送了孩子和許禾回了城裏,幾位房長也受請前去了城中的宅子,一同商議著制定族規,修建宗祠。

以前有族長時制定下來的族規已經找不到了,還得全部重新制定,好在是伯公和叔公少年時張氏是有族長的,還記得一些族規,一一陳述記錄了下來,張放遠和三位房長又整理添添刪刪,一直做了半個多月才制定成型。

由房長給本房的族人宣讀,張放遠又用了一塊極大的牌匾鐫刻下,預備著等宗祠修建好以後懸掛上,以此警戒族人。

宗祠是必定要修建的,祭祀尤為要緊,族人認祖歸宗有歸屬,大抵都是由祭祀來喚起。

村裏宅子很大,但是先前並沒有陳設祠堂,時下單獨劈一間屋子來也不夠大,張放遠決定還是加蓋一間專門的堂室做祠堂。

許禾提議這個錢讓族裏的人來出,他們家裏當然出的起,但是這宗祠裏祭祀的不是他們一家人的祖先,是整個宗族的祖先,以後拜祭是大家一起的事情,現在大家一起拿錢,也算是為宗族事業添磚加瓦。

張放遠覺得如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