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5/7頁)

趙曉東提議:“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假手。”

宋藥也是這麽想的:“是呀,這樣伯伯就可以一次端兩碗餛飩了。”

趙曉東補充:“他還可以用假手去拿湯勺,我看他總是被湯勺燙到。”

“對呀!”

宋藥覺得自己的小夥伴簡直太聰明了:

“阿榮哥哥以後喝熱水,也可以直接端著燙碗喝了。”

原江默默回頭看他們一眼。

沒糾正“手是可以耐燙了舌頭好像還是不行吧”的問題,而是說:

“你們說的對,以後安裝上這種假肢的人,可以用於比較危險的工作。”

比如一些對皮膚有傷害的,一些可能切斷手指的。

宋藥和趙曉東還真沒想到這一茬。

因為他倆的周圍環境就沒危險工作這一說。

他們家的親人就不說了,整個大樹村都是種地的,最多有空的話去縣裏挑貨賺點外快。

其他工作他們連名字都知道的不多。

不過原江哥哥這麽厲害,他說的肯定是對的,發現了他們的手臂又多了一個優點,倆小孩樂滋滋起來。

宋藥一擡眼,見原江還是滿眼深思,好奇問:

“原江哥哥,你在想什麽啊?”

“我在想,這種手臂會以什麽樣的方式面世。”

原江心裏有個想法,但是他不知道能不能提。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去打一通電話。

宋藥和趙曉東就不管這麽多了。

他們做了一下午實驗,都沒來得及收拾行李,宋爸倒是已經幫他們把衣服那些收拾好了。

但是那些零零碎碎的機械零件宋爸沒動。

他又不懂,萬一再給碰壞了那不是浪費嗎?

於是趁著天沒黑,倆小孩就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了。

他們在這段時間可是沒少購置東西,叮叮當當一大堆,說多吧也不是很多能背得動,但是說不多吧背著又很重。

於是兩人就挑挑揀揀起來了。

“這個沒用,這個也沒用,這個也是……”

“等等,這個有用的,它可以用來裝蛐蛐,我們養蛐蛐的時候就用它。”

“這個可以幹嘛?我都有點忘了。”

“我也不記得了,應該不是什麽很重要的東西吧,放到那邊。”

何老師收拾好了行李過來看他們如何了,一進屋就看到客廳地上四處都是大包小包。

她驚呆了。

“不是才住了不到兩個月嗎?”

宋爸正一臉生無可戀的收拾:“可不是嗎?但是東西就是多了一大堆。”

畢竟帶著倆孩子,某些方面還是不能節省的。

再加上宋爸最近四處跑知了機的事,靠著他的好口才成功讓劇院院長答應了他們錄戲曲賣,賣來的錢分成給院長。

分成自然是他故意的。

首先要直接買斷的話,那就需要花一大筆錢,宋家有這個錢,但這錢是宋藥賺來的,如非必要,宋爸不會用兒子的錢。

畢竟說好了那錢讓宋藥自己收著的。

國家獎勵他兒子的次數他都麻木了,光是消聲器和閃光燈就已經有兩萬了。

宋爸此刻敢保證,整個星河縣除了縣長,就屬他兒子最富了。

宋藥倒是不亂花。

這筆錢他最多一禮拜吃幾次糖葫蘆,或者在宋爸顧不上做飯的時候去下館子。

剩下的,就都是購買原料了。

宋爸自己的小金庫是沒多少的,但是他機靈啊。

他先讓院長看了用知了機聽戲曲的效果,然後再提出分成。

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逐漸沒落,倒不是愛看的人少了,而是多了不同看戲曲的途徑,像是這種老式的劇院,雖然現在還顯不出來,但院長可以看出來劇院的未來。

在親耳聽了知了機的效果後,他果斷和宋爸合作。

既然綁到了一條船上,多賺一塊,就有自己的一分,院長自然是竭盡所能。

於是,知了機的銷路,還有宣傳就搞定了。

宋爸這段時間忙的要上天,四處請人吃飯,還有招人,前期為了穩固是小本生意,沒敢做大,但也掙了不少。

因為知了機是宋藥和趙曉東做出來的,這裏面也有他們的分成。

於是,全縣第二富的宋藥,就更富有了。

宋爸也不再手頭拮據,買東西就手松了一點,當然,該講價他還是要講價的。

買買買一時爽,要回家了就傻眼了。

宋爸一咬牙,一閉眼,決定:“寄快遞吧,這些帶回家還能用。”

屋裏好不容易分類好“這個是重要的需要帶走”“這個不太重要斟酌一下”“這個沒用就不帶走”的倆小孩白忙活一場。

既然可以寄快遞,那當然是全部帶走啦。

就算是破銅爛鐵,那說不定也能派上用場呢。

他們又屁顛屁顛把那堆東西收拾起來,然後坐在地上開始發愁:

“好餓哦,原江哥哥還沒回來嗎?我們晚上吃什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