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6頁)

黛玉突然有些懷疑,這人真的是六阿哥嗎,她想象中的師兄不應該是這樣的才對。

正在這時,那少年仿佛聽見了她們的動靜般遙遙望來,下一瞬身上的清冷淡去,他高興地笑起來,舉起手沖她們揮了揮。

黛玉松了一口氣,下意識展顏一笑。

是了,師兄就是這樣的。無論看起來多麽清冷孤高難以接近,真正了解他就知道,再不會有這般熱情陽光的人了!

兩人不敢引人注意,只隔著粼粼河水遙遙相望。

陽光灑在水面,折射出斑駁的光影。黛玉看著胤祚,恍然間覺得自己回到了四年前,也是差不多的季節,也是隔著這麽遠距離,師兄也是站在甲板上和她相望。不同的是,那次是告別,這次卻是重逢,那時的他還是個瘦弱孩童,現在卻已經長成灑脫俊秀的少年,和她想象中一模一樣。

不知怎的,這些日子一直纏繞在黛玉心中的惶恐突然就淡了。她並非孤身一人,至少還有師兄陪著她。

碼頭上人多眼雜,二人很快揮手告別,黛玉關上了船艙的窗,胤祚也收回視線。

他有點高興。幼時的小團子已經抽條,長成了婉約秀美的女孩。並沒有書中弱柳扶風的樣子,雖削瘦卻不顯病態,眉目間有悲情卻無哀意,比想象中淒淒慘慘模樣好得多。

胤祚松了口氣。

他令人叫來德清,問道:“你有辦法給林姑娘送信嗎?”

德清:“……”你在為難我胖虎!

胤祚觍著臉:“你可是汗阿瑪的人,一定會有辦法的吧?”

德清:“……要想不打眼,只能趁著碼頭上人多的時候,咱們馬上就要出發了,您要想今天送就趕緊的,不然只能等下回靠岸了。”

胤祚聞言麻溜地摸出紙筆寫信,他也不想為難德清,但他不是看黛玉情緒不太好,心裏擔心嘛。

與此同時,黛玉船上,林如海揮退眾人,單獨與黛玉說話。

父女倆相對而坐,林如海看著女兒稚嫩的小臉,目中不由湧出幾分淚意:“皇上已經答應為父的請求,等會你就隨禦舟北上罷!叮囑的話為父已經說過不少,如今再與你說一遍。”

黛玉含著眼淚:“是”。

“此去京城,你不要害怕,國公府固然顯赫,但咱們家祖上世代列侯,論底蘊也不差什麽。且為父如今在皇上面前有幾分薄面,在官場也有點微薄力量,你比誰都不差,去了只管挺直了腰杆過日子。”

“知道你心思細,別覺得住到別人家裏就是寄人籬下,為父準備了五千兩銀票,足夠你一年的嚼用,你只看著情況,交給你外祖母也罷誰也罷,總之不白勞動人罷了。”

林黛玉蹙眉:“父親……”

林如海擺擺手:“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你外祖母自是疼你的,只是她年紀大了,顧不了那麽周全。那府裏主子多,少不得各有心思,為父寧願花些許銀錢,也不願你被攪到是非裏,你就當是安為父的心吧。”

黛玉攪著帕子應了。

林如海:“另就是,年前為父叫人在國公府附近盤了間雜貨鋪子,賣些筆墨紙硯、針頭線腦、胭脂水粉、油鹽醬醋的小玩意兒。你有什麽短的缺的,不必麻煩那府裏,只管叫人去前門大街找全徳記,不管你要什麽東西,掌櫃都會置辦好了給你送去,不要嫌麻煩,開這鋪子本就是為了你。掌櫃是林管家的兒子,他辦事辦老了的,最是可靠。”

“咱們家雖然久居姑蘇和揚州,但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為父已經叫人提前灑掃過,你若是……不想住賈家了,盡管回咱們家,為父派了人時時守著,隨時都能住的。萬不可叫自己個兒受了委屈,你可記得了?”

“記得了”,黛玉已經滿臉是淚,哽咽著應了一聲撲到父親懷裏。

林如海抱著女兒同樣老淚縱橫,若是可以,他也不想讓女兒上京,不知道賈家情況時也就罷了,如今知道那府裏的汙糟,他如何放心女兒獨自一人寄人籬下?

縱是千般思量萬般打算,也不能放心,唯恐哪裏沒想周全叫女兒受了委屈。

縱然覺得有點不妥,心裏也不太甘願,林如海還是咬牙道:“為父遠離京城,你若遇到什麽難處……就去向六阿哥求助吧,林掌櫃可以幫你們傳消息,你們師兄妹一場,他總不會袖手旁觀的。”

林黛玉含淚點頭:“我知道。”

林如海不想知道她知道什麽,細細思索一番,確定沒什麽遺漏了,這才摸著女兒的頭發道:“時間不早了,為父便……走了。”

黛玉心裏不舍,捏著帕子幾乎哭成淚人,分別的話怎麽也說不出口。

林如海又如何舍得呢,只是分別已成定局,林如海只能嘆氣:“別哭了,你千萬保重身子,只有你好了,為父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