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頁)

他知道她沒用過他的車,連玄關上車鑰匙的位置也沒變過。

他腳步稍慢,很快說:“我住處還記得麽?地址我發你,你停在車庫就好。”

那邊應了聲,過會兒說:“昨晚我喝斷片了,可能說了些奇怪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

沈西淮腳步一頓,在旁邊停下。

如果不是喝醉,陶靜安勢必不會在他面前哭,也不會說那麽多話。她或許在說謊以掩飾尷尬,也可能沒有。

他沖那頭說:“你什麽也沒說。”

電話裏一陣沉默,很快聽見那頭有人喊她,她解釋兩句,匆匆收了線。

喊人的是Leah,提醒靜安準時參會。

化妝品項目的小組會已經在上午結束,最終方案壓根沒有討論的余地,也沒有討論的必要,簡單粗暴到讓忙活了幾個月的小組成員頻頻陷入沉默。

愛迪生在他的“創意”工廠墻上貼了畫家喬舒亞·雷諾茲的話:沒有任何權宜之計可以讓人逃避真正的勞動——思考。

這個項目有充足的預算,有流量明星助陣,甚至還要帶組南下出外景,唯獨沒有創意和思考可言,甚至還不正確。

但必須得做,得把所謂的創意費賺回來。

小組會間,靜安避開了那位男實習生的視線,邁凱倫開過,他又換了輛英菲尼迪超跑。

工作歸工作,下午去買咖啡,靜安仍按他口味捎了一杯,大家自覺來領,剩下一杯始終在桌上,她只好送去他工位。

走時被他喊住,去看他界面上的旅遊攻略,地點是他們即將出外景的城市,又聽他建議說可以自駕過去。

靜安解釋一句“機票公司會報銷”,轉身回了自己工位。

她頭有點疼,胃也不舒服,邊按太陽穴邊看桌上那枚夾著銀杏葉的書簽。沈西淮說她什麽也沒說,大概是在配合她,或許也恰好符合他個人的意志。

她記不太全昨晚都說了什麽,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哭了。除去奶奶幾次病危,她從來沒有在別人面前哭過,她不太習慣將自己極私人的負面情緒展示在其他人面前,她也不認為自己多麽脆弱,可以自我消解掉大部分的煩惱,而昨晚是個意外。

她不用跟Paige求證,Paige的表現就已經告訴她,她昨晚跟她袒露了自己的私事。但她暫時沒有勇氣跟沈西淮求證,她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將想要交往的意願和盤托出,假若她說了,那麽沈西淮配合她的說法則是在間接地拒絕她。

Paige將車鑰匙給她時,斬釘截鐵地認定沈西淮不可能對她沒有半點想法,她很願意去相信,卻不能將此作為某種充分的證據。

檸檬水沒法讓她打起精神,她灌下一杯咖啡,暫時不再想下去。

下班前收到醫生發來的檢查報告,報告沒大問題,醫生只囑咐她照常帶奶奶去醫院做例行檢查。

回家前趕的最後一班地鐵,到樓下時手機響,一接才知打電話的人就在對面。

沈西淮的助理不似沈西淮那麽冷,年輕又幽默,拿走車鑰匙後又給她遞來一個有些分量的袋子。

靜安上樓後打開,昨晚被她暫時遺忘的話又找了上來。

當初為了買Paul的限量彩膠,她勞煩幾位朋友一起搶,但統統失敗。

黑膠機是周陶宜送的,價格不算頂昂貴,但音質仍屬上乘。黑膠上有繁星在轉動,音樂流淌出來,靜安坐在沙發上良久沒動,試圖去回憶昨晚的細節,記憶卻總卡在她哭的時候。

她深吸一口氣,將彩膠的照片發給周陶宜。

周陶宜不怎麽聽唱片,但作為曾經的幫搶失敗的朋友之一,她一眼認出了這張唱片。

靜安直接給她解惑:“Mr.Risk.”

這個稱呼是周陶宜喊出來的,後來靜安跟她透露了沈西淮的姓氏,她偶爾便又喊他“沈危機”。

“沈危機”的來由源於靜安跟周陶宜的初識。那時靜安初入職場,工作上沒有太多煩惱,但仍然在同事的推薦下報名參加了一個叫作“解決生活危機”的小組。小組每周一次會面,分享自己正在面臨的“危機”,在與其他人的危機對比之下,靜安認為自己的實在不足為道,也覺得有些難以啟齒,找理由拒絕分享之後,她沒再去參加小組會。

隔天被同事拉去酒吧,鄰座女生不小心撞到她,兩人一對視,紛紛認出了對方。起初兩人只隨口聊幾句,無意談到最近正在上映的電影,周陶宜忽然問她:“你知道我的危機是什麽嗎?”

周陶宜是除了靜安之外拒絕分享“危機”的另一人,這時卻打開話匣,直言自己的苦惱。核心只四個字:“我想轉崗。”

作為Netflix的工程師,周陶宜每天不是在改進推薦引擎的效率,就是在測試頁面的分辨率,而在做這些的同時,她習慣在後台放網飛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