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頁)

“可以。省時間,免得在這裏幹等。”

“同意,如果跑累了就跟車上擠的人換換。”

“我也同意。”

大家都同意,工作人員擦了擦汗,“好啦好啦,問題解決了,大家快上車,時間不等人!”

一輛接一輛的大巴向安置地行駛,車尾後跟著一條長跑隊伍。

為了載更多人,車上的人被擠得寸步不能移。

坐在位置上的老人會時不時與車上的年輕人換位置,讓他們坐下休息一會兒。也會在窗口詢問外面跟跑的人累不累,需不需要上車。

他們知道是因為這些孩子,他們這群老人才能安穩地坐在車上。

某些老年人敗壞了他們整個老年群體的名聲,他們不能向那些人一樣毫無良心,漠不關心。

“我下去換人吧,我看有個人喘粗氣了。”提著車門站的年輕人說。

“我也下去,我剛坐了一會兒。”

車上的幾個年輕人下車換人上來,有幾個老年人已經提前讓出座位,等人上車。

長跑的人上車後,大家都在關心地詢問。

“你們還好吧,肯定很累。”

“坐在位置上好好休息。”

跑出精神的人反而神采奕奕,“很爽啊,跑的。我再次愛上了長跑!”

“很舒服,感覺每個毛孔都通透了。也沒有很累,基因改造液果然強悍。”

“比我之前跑馬拉松還要輕松,身體輕盈得不得了,沒有沉重感。”

說得車上的人是蠢蠢欲動,他們做了很多試驗,唯獨長跑時間來不及,現在聽他們一講,很多人都決定寒潮結束一定要去長跑一次!

遲來的兩輛大巴終於趕來了,車尾後再也無人跟跑。

到了安置點,一起長跑的人仿佛結下深厚的友誼,勾肩搭背地走去住所,請工作人員安排相鄰的房間。

主動讓座,下車跟跑的事情被車上一位老人主動發到網上,他言辭真誠,上百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或許還有其他辦法,但當時他們的舉動讓我特別感動,如果我再年輕十歲,我也會跟他們一起把車上的位置讓給更有需要的人......他們是慶國的未來,有他們在,我相信慶國未來會越來越好。”

此事被無數人轉發評論,作為第二波寒潮前的一件暖心事件。

“報告!受影響城市的所有人已在安置點!”

“好。”

解決了人的問題,下面就得解決動植物在零下七十度寒潮中存活的問題。

人類和其他動植物共同構成這個星球,沒有誰比誰高貴。沒有了動植物,人類也將難以生存發展。

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得保護動植物是現在的關鍵問題。

齊老在專家團裏提出這個問題。

齊老:“需要保護的地區太多,野生動植物,各個動植物園,還有自然保護區等等。時間又很短,你們有沒有什麽好辦法,保溫防凍?”

有一個研究員舉手,“我想這個可能會派上用場。”

他隨身掏出兩根合金棍,將其中一根交給同事,然後往後走拉動棍子,這時可以發現未被拉動的棍子中間是空心的,裏面還有液體在晃動,兩個棍子之間被拉出一層透明薄膜。

簡單的展示還在繼續。

這個研究員一直走出會議室外,薄膜都未破裂。

同組的研究員上前開電扇大档對著薄膜吹,薄膜隨風吹動而不破。又拿兩本厚書放在薄膜上同樣不破不漏。

這組的組長上前說:“這是我們組前段時間根據防護服的延展性探索研究出來的鐵泡膜,只要棍中的液體足夠多,就能拉出長達100米的膜,這個膜防風扛重有一定的保暖作用。這是相關數據報告。”

一名隊員向各個專家下發數據報告書。

防風,扛重,保暖,好啊!

每個專家都點點頭,按報告上看,這個完全有效。

齊老急切地問:“這個鐵泡膜能量產嗎?”

組長回答道:“量產很難,但是用在保護區上還是足夠的。”

保護區,慶國的動植物保護區的面積也不小啊。

齊老又問了一遍,“你確定?”

組長肯定地說:“我確定!”

齊老開心呀,用這個膜把保護區四周圍住,在裏面種向日葵和土豆墻,應該就能護住保護區的一部分生靈吧。

齊老也不強求要全部保住,現在能護多少是多少。

他突然想到,這個好像是試驗品啊,現在去做成千上萬個時間肯定不夠。

組長見齊老不吭聲,以為出了什麽問題,他問:“是不適合嗎?”

齊老:“不是,你這不是試驗品嗎?數量不夠。”

“數量夠啊,我之前找您批了生產條的,現在已經做了很多放在倉庫裏了,您忘記了嗎?”組長拿出當時批的生產條給齊老看。

看到自己的簽名,齊老有了一點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