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貴妃(第2/4頁)

她這樣勸,反倒勸得皇帝眉心狠狠一跳:“她再不高興,也不能這樣隨意拿嬪妃出氣。”

說罷不再多議此事,只又喚來兩名宦官,吩咐他們:“去披香殿,把公主接來。再吩咐禦膳房,午膳按照倩妃與公主的口味備。”

“諾。”兩名宦官應了聲,亦奉旨前去辦差。

瑩妃自感功成身退,是告退的好時候。心下仔細一想,卻覺得這些日子見不到皇帝無妨,得的賞卻少了,便又往皇帝跟前湊了湊:“陛下,臣妾這回算不算是幫了個忙呀?”

皇帝才剛安坐回去,神色也緩和了幾分,見她這副模樣,禁不住地笑了聲:“算。”

“那……”瑩妃望著他,“臣妾聽聞宮裏前幾日剛得了幾塊上好的和田籽料,是若莫爾專程送來一表和談的誠意的……”

不待她說完,皇帝擡手拍在她額上:“若莫爾是為了求娶公主,朕打算給佳穎添在嫁妝裏的。”

“哦……”瑩妃悶悶地應了。

再怎麽說,她也不能搶小輩的嫁妝,尤其還是要去和親遠嫁的小輩。

她於是又一聲哀嘆,沒精打采地福身:“那臣妾告退了。”

說完她就蔫耷耷地往外退,退開幾步,就轉過身。

皇帝終是一笑:“倒是還有些新得的翡翠,回頭讓人給你送去。”

瑩妃頓時笑逐顏開,回過神,屈膝一福:“謝陛下!”

禮罷,就腳步輕快地走了,與方才的沒精打采判若兩人。

皇帝看得好笑,無奈搖頭。視線一轉,不經意地落在案頭的一本疏奏上,那笑意就又淡去了。

是禦史參阿婉的折子。

這本不是什麽大事,雖讓人心煩但也情有可原。畢竟在接倩妃出冷宮這件事上,按規矩說該是他理虧,無怪群臣心生不滿。

可這兩日他卻聽聞,鬧出這樣大的風波與皇長子大有幹系。

.

鳳凰殿,皇後迫著自己定住神後終是回了寢殿,不再多看徐思婉。

過了約莫一刻,外頭有了些響動,皇後鳳眸一擡,聽琴旋即會意,趕忙出去查看。

她私心裏原是擔心倩妃在外跪出了什麽不適,然而行至正殿,看到的卻是王敬忠親自攙扶倩妃離開的背影。聽琴心弦驟緊,僵了一僵,忙折回寢殿稟奏,皇後的神情一厲:“就這樣走了?沒說什麽?”

“……什麽也沒說。”聽琴眉頭緊蹙,“奴婢出去的時候,他們已走出好幾步了。”

皇後周身都一虛。

適才回到寢殿,她就一直在胡思亂想。設想皇帝在清涼殿中會如何震怒,設想皇帝會過來與她發火,繼而便設想自己該如何與他爭辯。

可她不料,皇帝竟會這樣差個人來,直截了當地將倩妃請走。

對一個皇後而言,比觸怒聖顏更可怕的,大概就只有被皇帝忽視了。

這種忽視固然透著一股怨氣,卻更意味著他已全然不在意她、不在意她的顏面,是以凡事都不再與她打商量,她的存在已不值得他多看一眼。

這種感覺,令皇後遍體生寒。

她深知自己的身子已經很不好了,已沒有太多壽數。元玨立儲的事又還沒定音,她不敢想象若她就這樣撒手人寰,倩妃會如何把持後宮、如何一分分將她的兒子也擠兌得沒有容身之所。

她突然覺得,那一步棋不得不走了。

那步棋她籌謀已久,卻始終未動。一則是顧全大局,二則是為著天家顏面。

但現在,皇帝既已不顧她的顏面,若莫爾的戰事又已即將終了,她也就不必再又那麽多顧及了。

只消和談的事一定下,她就可以將那步棋走出去。皇帝到時有多喜歡倩妃,就會有多少怒火。她要讓倩妃永無翻身之地,讓元玨安安穩穩地住進東宮。

只消元玨能承繼大統,她就什麽也不在意。後宮的女人,能算計的不也就是這些東西麽?

她私心裏知道,倩妃想要的也不過是這些。只可惜倩妃無福,得寵至此都沒能生下個皇子,皇次子又是個扶不上墻的。

倩妃注定沒多少好日子可過了。

.

清涼殿。

徐思婉步入殿中,就見念珺正無所事事地坐在旁邊,皇帝拿著個撥浪鼓正逗她,她也沒精打采。

直至看見徐思婉進來,她的小臉上可算揚起了笑,一下子飛奔過去:“母妃!!!”

“念念。”徐思婉含笑將她抱起,皇帝亦站起身,悻悻笑道:“念念還是與你親,你只消在,她就高興。不像朕,不論如何努力也難哄她一笑。”

“我們念念哪有那麽難哄?”徐思婉說著睃一眼他手裏的撥浪鼓,“念念都三歲了,自然不喜歡這些。倘是三個月大的時候,陛下拿這個一逗,她就要盯著看呢。”

他恍然大悟,似是這才意識到念念這樣的年紀已不會喜歡這些太過簡單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