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功成首輔12

蹴鞠場比現代的四百米一圈操場要小一些,對半的中軸線用石粉畫著很是顯目,兩方陣營之前抽簽,官學是紅方,學校是藍方。

各方陣營球網皆是三個,且按照高低不同,用木棍架著麻繩網,中間最高處的球網離地面有兩米高,這是最難的三分球了。

其次左右高度不同,分二分球、一分球。

半場約有半個時辰,期間可以叫停三次,休息時常十分鐘左右,換助威隊或者舞龍舞獅隊,等於說真正踢半場下來,差不多有個二十五分鐘。

對場上下至八歲,上到十五歲的學生們體能還是能跟得上的。

現代的足球場地太大,半場有個四十五分鐘,這樣滿場跑著踢下來,難免是消耗過大。顧大人主要是替小孩著想的,他家黎照曦滿打滿算也就七歲半,便各方面都消減一些。

場地小了些,時常短了些。

為了增加娛樂性和觀賞性,球網都成了三個。

蹴鞠隊員服也是統一的,黎老板贊助。用的是吸汗性好的棉麻,棉花紡線和苧麻線織的,上半身還是寬松七分袖為主,下身也是寬松褲子,略短一些,背後編著數字號碼。

一號二號這般。

流光綢上繡的號,四四方方的,上頭兩個角縫在衣服背後了,一跑起來,這片號碼就跟著飛。

腳下的鞋子才是舒服新穎——加了橡膠底的布鞋,有些回彈,黎照曦說,穿上這個鞋子,跑到草坪上他覺得更軟了,簡直像飛一樣。

所有隊員不分男女一律是頭發束成了丸子頭,用各隊員發帶系著,腦袋上再綁一條,是很好分的清哪隊和哪隊。

一隊就九個隊員,守門的,帶球的傳球的,前鋒中鋒。

是現代足球改良版的花頭玩法。

主持人剛說完了規矩,可一大通,百姓是聽了進去剛記住誰和誰一隊,哪個三分球,又忘了前頭剛說什麽,最後聽完了也懵住了覺得啥都記不住。

可沒關系。

正式開賽已經八點多了。

裁判是學校官學的‘體育老師’,猜了銅板反正,開始拋球,球一拋掉下來時,紅藍雙方都開始瞄著,其中有個個頭略高的拿頭頂到了敵方陣營。

觀眾席上,黃老爺看的一個激動,卻還算矜持,也沒大喊,就是尋常音量激動了些跟身邊妻子說:“是咱們家郎溪。”

“是啊郎溪個頭高,這一下子,也不知道腦袋撞得疼不疼。”黃夫人操心孫兒這個。

蹴鞠玩法,可以用頭、肩、腰腹、腿運球帶球,不能用手就碰。

黃郎溪把球頂了過去,陳慶恩踢了腳運球,紅隊開始攔著他們,想搶球,陳慶恩便喊:“三號三號,球。”

三號就是黎照曦了。

黎照曦跑著站了位置,活的像個小蛇一般,腳下一個動靜球就搶到了,開始邊踢邊打手勢,讓隊友接他,他再換位置。

“牛哇!這虛晃一招的假動作。”黎照曦他爹開始講解吹起來了,一看自家孩子搶到了球,頓時拍大腿,高興喊:“黎照曦!黎照曦!”

黎周周緊跟著喊加油。

夫夫二人是沒了包袱,這邊的觀賞台區域全都能聽見顧大人和黎老板的喊聲,眼瞅著球運到離著球門還有些遠的位置,黎照曦站的位置略偏,還是個刁鉆角度,接了球,連著帶了帶,一個使勁,球就成弧線往兩米高的三分球網射去。

黎照曦他爹都站起來了,聲嘶力竭:“進!進呀!!!”

‘哐’的一聲,蹴鞠球在空中劃過弧度砰的射進了兩米高的一號球網位置,百姓們是規矩沒聽明白——前腳聽後腳忘,可一看這球咻的怎麽就進了高處的那個網洞裏,看的是眼睛都不敢眨,驚住了——

此時耳邊就是黎照曦他爹聲:“球進了!三分球,黎照曦好樣的!”

“黎照曦加油!”

就是黎大也揮著拳頭喊起來了。

觀賞台的觀眾們這才明白過來,像是懂了、會了一般,紛紛鼓掌的鼓掌,喊加油、好樣的,反正跟著顧大人學,一個個興奮的用手肘搗旁邊一起來的,得意說:“瞧見沒,這球真是厲害,那麽高位置還真的踢進了。”

之前是不懂,現如今嘛,球被踢進去了,那自然是好踢法好球了。

“厲害厲害,這蹴鞠也不難看明白,球進了高洞洞拿分多,進了低的拿分少,不進嘛那就屁都拿不了,剛還說那麽多,這不是很好看明白嗎。”

“就是就是。”

三分球一個開場熱,拉開了整場蹴鞠大賽的熱烈氛圍。之後一個個加入到了黎照曦倆爹同爺爺呐喊助威的陣營中,或是在平日裏,百姓們還顧忌避讓著這些商賈們,但到了這會,在這個蹴鞠場上,他們家的孩子也在場上奔跑,帶球,也是在太陽下閃閃發光,穿著一樣的球衣,搶著一顆球,名字他們也記不住,甚至分不出誰家孩子家裏什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