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建設昭州27(第2/5頁)

一大家子商量定了,最後決定和顧大人黎老板起的昭州商一般,取他們鏢局原先的‘順運’二字,要是昭州城的宅子,那便是昭州順運,金都的便是金都順運,如此分布掛牌子。

要送貨的信的,一看他們的牌子便也知道。

之前孟見雲蘇石毅帶了那麽些銀子從京中返昭州,原先回去的四位鏢師也是仗義,怕兩人路上出事,一直送了回來。如今六兄弟又在昭州碰了個頭,不過這次也傳了京裏人口信。

“大家說能做,我想著袁大哥的家屬不要太勞動了,不好往南邊跑,就安頓在京中?咱們年輕的能多跑跑如何?”

袁大哥便是身子骨半殘廢的,如今底下還有倆兒子一女二,生活緊張。原先大家夥在京裏大雜院一起過,現如今要分開了,自然是想把輕便好走的路給袁大哥安排上。

京裏他們已經住了十來年了,雖說沒攀扯上什麽大靠山,可底下的關系倒是摸得清,袁大哥一家是夠用了,再者他們一走,地方空出來,袁大哥家的兩個兒子也該娶妻生子,不好耽誤下去。

其他鏢師都沒意見,便這般定了。

之後就是搬家,最艱難的便是昭州這個根據點了,要從京裏走到昭州來。

“幸好黎老板的商隊人多護衛多,咱們明年還能借借力,只是其他的地方,須要咱們先過去打聽好了,租了或是買了宅子,等家裏人到了有地方安頓。”

除了京裏袁大哥那個六人做主定了,剩下的誰去哪裏,原先還謙讓,後來誰都說服不了誰,幹脆抽簽決定。年輕的自然是想讓幾位哥哥去中原、兩浙這些富裕安穩的地方,他留昭州便可。

昭州現在是有顧大人在,水泥路修的也好,可昭州百姓太窮了,怎麽可能願意多花錢送信件貨物去中原?再者出了水泥路,之後的路便難走了。

“……我倒是不這麽覺得,顧大人本事大著,如今黎老板也起來了,這昭州以後肯定是出貨送貨的人多。”

說來說去,那便抽簽定吧。

最後六位兄弟,不算京裏的袁大哥。是兩人一個根據地,幾乎是一個布政司與另一個布政司,先是串了從昭州到唐州這一路,因為這路他們走順了,根據地都安在布政司的州城中。除了昭州。南郡布政司的州城在鄚州。

昭州、金都、宛南。

如今就三個點,是一條直線貫穿上去。至於旁的地兒,鏢師們不急,他們人手不多,慢慢來,先穩紮穩打,借了顧大人的東風一趟。

留在昭州的倆鏢師,一中年一青年,取名昭州順運。定好了,買了宅子——不好在借住黎府院子了。兩家人多,都要住,加上昭州房子便宜,便買了個大的,前頭一個正院說話辦事的地方,後頭兩個院子一個花園。

加起來一百八十兩,地段比不上黎府,光景也比不上。

可買了宅子那便是在昭州徹底安了家,倆兄弟倒是很高興樂呵,就等接家裏人過來了。其他四位見了,不由心裏羨慕,也算是定下來了,以後六兄弟便分開各過各的,心中自是不舍。

“不過咱們走貨送東西,一年總是能見到面的,勤的快兩三個月一次。”有人玩笑解了離別愁緒。

“這倒是。”

四人要早早動身去各自的地方,不耽擱了。新宅子外敲門,一看是臉熟的黎府下人,推著推車,上頭放了一只羊。

“各位鏢師好,我們府裏多得了一只羊,大人夫人說送給各位鏢師……”

六兄弟當即也吃起了鍋子,不由想到以前在京裏時,一到冬日便吃羊肉鍋子,人多熱鬧,可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生活一起總是有磕絆,男人們感情好,粗枝大葉的,對家裏的母親女兒妻子說的什麽口角滿不在乎,不就是多裁了一塊布,少打了一次水麽,這有啥的。

可他們不知,女眷們早都煩了這般一起過日子的生活。

長年累月雞毛蒜皮的事情,快把情分磨光了。因此男人們一說要分開,辦什麽物流,女眷們聽都沒聽懂,只知道分開過日子,當即同意。

三十多口人擠在一個大雜院,放個屁都能聽到響。孩子也大了,總不能大郎三娘幾個一直擠一個通鋪上,她們能湊合勉強忍了雞毛蒜皮摩擦,可孩子們口角磕絆撕扯起來,當娘的能不護短嗎?

早該分了。

吃完了羊肉鍋子,第二天四位鏢師背著行囊出發了。

黎府辦招商會了。

即便是冬日,顧大人也沒停下辦公的腳步,只是事情緩了些,一件件的辦。早先秋日黎周周送第二批大貨去唐州,顧兆也沒閑下來,百姓田裏的莊稼、城外的蕁麻,楊氏紡線機,還有蓋廠蓋官學。

前期工作準備到位,如今就等運轉開來。

“咱們昭州城也要辦招商會了,我之前就說了,那兩個廠蓋的不同,肯定是要辦招商的。”